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海油在南海超深水超浅气层勘探领域获重大突破

2024-06-07 10:14     来源:新华社     海上油气田中国海油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6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海油)宣布在南海超深水超浅气层勘探领域获重大突破。

陵水36-1气田位于南海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约1,500米。主要含气层系为第四系乐东组储层,平均气层埋深210米,探井测试无阻天然气流量超1,000万方/天。

公司勘探副总师徐长贵先生表示:“南海超深水超浅气层勘探领域面临诸多世界级工程技术挑战,陵水36-1的测试成功,标志着该领域勘探获重大突破,后续中国海油将持续开展超浅层储层勘探及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为新型天然气资源的利用、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贡献力量。”

公司首席执行官及总裁周心怀先生表示:“南海是公司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之一,陵水36-1的测试成功,进一步夯实了南海‘万亿大气区’资源基础。公司将继续加大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升能源供应能力。”

推荐阅读

文昌9-7陆地项目组块主结构成功封顶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17日,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文昌9-7组块项目最后一块结构片在两台800吨级履带吊协同作业下精准就位,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完工,标志着该项目陆地制造取得关键性进展。历时63天,顺利实现项目主结构封顶。文昌9-7平台上部组块共14个结构片,重量约19700吨,相当于14000辆小汽车的重量。平台包含一个141米导管架、一个上部组块以及三条海管一条海缆的铺设。该平台建设对推进中国海油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全面增强油气供... 2024-06-20

5G赋能!惠州油田智慧转型再提速

“5G信号来了!”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惠州19-2平台上一位出海多年的仪表主操迫不及待拿起手机给家人拨去第一通来自海上的手机电话,将家的温暖瞬间拉近。今年以来,惠州油田持续推动5G通讯系统建设,先后在7个设施成功实现5G网络全覆盖。这个开发近34年的老油田“拥抱”5G,在智能化建设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惠州油田是南海东部投产最早的油田,昔日受限于传统通信手段,海上通讯如同断线风筝,无法对海上作业平台进行有效的信号覆盖。因此,建设5G迫在眉睫。 2024-06-19

道达尔能源使用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北海开始钻探作业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已开始在靠近挪威边境的Harald East地区的一口井进行钻探作业,以寻找更多的油气,这些油气可以通过北海丹麦地区的Tyra设施出口。该井由靠近挪威边境的Harald East地区的Shelf Drilling Winner自升式钻井平台钻探。如果这些勘探作业带来更多的碳氢化合物,天然气将通过Tyra East设施出口,该井可能在2024年底投入生产,预计BlueNord的净收益将高达800万桶油当量,其中约80%预计为天然... 2024-06-18

绥中36-2油田36-2区块开发项目组块主结构成功封顶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11号,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绥中36-2油田36-2区块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绥中36-2项目)上部组块成功实现结构封顶,标志着该项目陆地制造重要里程碑。绥中36-2项目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西北距锦州25-1南油田平台约7千米,东南距金县1-1油田12.2千米,水深27米。平台组块设有24井槽安装重量约2342吨,项目采用标准化2.0建造和一体化建造模式,应用多项数字化、智能化工艺、合理优化施工顺序,有效克服建造周期短及人力不足等诸多困... 2024-06-14

国内首台自主研发海洋油气装备制造行业喷砂机器人正式投用

海洋能源网近日由中国海油了解到,国内海洋油气装备制造行业首台自主研发的12轴天车式专用喷砂机器人,在珠海深水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投入使用。本次投用的喷砂机器人,具有运动轨迹编程、离线编程和遥控操作三种控制方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不仅适用于批量化标准件的自动喷砂,还可兼容非标准的管线、踏步及杂散件的遥控喷砂作业。相同工作量下,喷砂机器人的作业时间减少70%,生产效率提高,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3吨。该机器人填补了行业智能涂装... 2024-06-1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