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成立揭牌

2024-05-22 10:28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 海洋知圈     海工装备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组织召开的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大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隆重开幕。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 、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白勇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袁勇 以及船海领域高校、科研院所、链主企业代表等40余位代表参加。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洋装备产业处负责人辛颖 、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栾丽娜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房恒志 出席会议,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严汝建 参加会议。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楚宪峰主持会议。

辛颖在致辞中表示,山东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2023年,山东省与工信部启动部省专项合作,明确提出支持青烟威组成联合体培育创建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一季度,青烟威船海企业主营业收入占全省91%,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下一步青烟威需充分发挥“三核引领”优势,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 ,打响“山东海工”品牌。

楚宪峰 表示,青烟威三地聚焦建设国内一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海工装备先行先试。2023年11月,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拥有总装建造及配套规上企业140家,上下游企业超600家。下一步青烟威三地将深化产业协作,加快调结构、增新品、补短板、强配套、优链条 ,推动本产业集群向国家级集群跃升。

严汝建 代表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促进组织汇报,他表示,哈工程是我国船海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下一步哈工程将充分发挥“三海一核”学科优势和促进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三力建设”,即集群沟通交流能力、集群产业服务能力和集群人才支持能力 ,助力青烟威船海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并积极申报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

焦念志 院士表示,青烟威三地“主业突出、功能互补”,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工装备基地、烟台深水半潜式平台、威海高端客滚船等产业优势明显。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入场券”。青烟威要瞄准绿色、智能发展方向,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新型海洋工程装备产品体系 ,完善产需衔接、龙头带动、配套协作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

杨德森 院士表示,我国是全球第一的造船大国,部分高附加值船舶设计能力仍需提升,关键零部件或系统依赖进口,“区域协同、产业联动”的产业集群建设或将为造船强国建设提供新路径。青烟威需进一步做好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发挥好集群促进组织的粘合剂和织网器作用,强化链主企业带动作用 ,支撑山东船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助力我国向造船强国迈进。

白勇 院士表示,为支持海洋强省建设,青烟威需紧盯产业前沿和市场需求,支持骨干船海企业开展船舶机电控制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哈工程等高校船海学科优势 ,支持船舶海工企业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带动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船海领域高校强化船舶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我国船体结构的设计能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袁勇 院士表示,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明显。建议充分发挥青烟威三地在总装建造、产业配套、协同创新、示范应用等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及哈工程船海技术和人才优势,进一步聚集船海科技创新资源,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核心设备自主化,打造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杨德森、辛颖、楚宪峰、栾丽娜、房恒志、严汝建 共同为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成立揭牌。

推荐阅读

大津重工建造!110m架高变幅式打桩船“三航桩21”顺利吉水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6日,天海防务全资子公司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为中交三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110m架高变幅式打桩船“三航桩21”项目在室外船台顺利吉水。该船总长80.15m,船长72.00m,型宽28.00m,型深5.60m,入CCS船级。本船是专为适应沿海水工建设工程的打桩作业需要而设计的超大型打桩专用工程船,能满足近海海域水上工程的打桩作业要求,也可兼作起重船使用。本船设置精度为厘米级的GPS定位系统,能精确的定位打桩。 2024-05-23

2200T!海工利器即将交付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2200T全回转起重船完成110%负荷(2420T)试验,标志着该船已正式进入收尾交付阶段。 本次试验的主要难点在于负载100%负载曲线II 1800t横纵倾为1.5°/1.5°,负载100%负载曲线I 2200t横纵倾为3°/2°进行浮态全回转的试验。试验前,项目部与CCS广州分社验船师、船东以及设备厂商进行了深入沟通,将空载试验、报警点以及船舶稳性等关键问题逐一落实,确保了试验的顺利进行。2200t全回转起重船船长128m,型宽40m,型深8 2024-05-23

助力深远海风电!中国电建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顺利滑移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21日深夜,振华重装承建的中国电建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顺利滑移。该船总长182米,型宽49米,相当于21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船体设计吃水8米,作业吃水11米,最大起重能力可达3600吨,能够在水深100米的规定海况下进行锚泊定位起重作业。该船是具有DP1动力定位功能的大型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作业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动力定位或锚泊定位,无限航区航行,在规定的作业环境条件下,可在全球海区作业。 2024-05-23

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完成主船体贯通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4日,随着集团公司新建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主船体的最后一个分段——181号分段成功搭载,主船体211个分段全部搭载完成,标志着该船已顺利完成主船体贯通,为后续船舶下水及主起重机总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05-17

海建新能源1600吨自升式风电平台试航凯旋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6日,上海振华重工为海建新能源建造的1600吨自升式风电平台项目在振华启东海工码头靠泊,顺利完成试航节点,为正式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于5月7日开始试航,经过海上连续9个日夜的严格测试和调整,试航团队相继完成了航速、操舵、电力推进系统、推进系统负荷耐久、DP动力定位、FMEA测试、通讯导航等共20多项关键海上试验项目,记录分析了2000多组数据,相关试验测试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 2024-05-1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