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油控水是系统工程,更是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锚定“2000万吨以上稳产十年”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各油田群稳产能力稳步提升。
研究院
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持续深化“三个转变”思维,加强“三率”科学评价,初步形成海相砂岩不同类型油藏采收率、递减率、含水上升率预测图版,为明确油田管控路径,促进精细挖潜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积极开展稳油控水工艺适用性评价、智能油气藏建设、单井合理配产等专题研究,科学指导油田稳产上产。
番禺油田
番禺油田重点围绕稠油底水油藏稳产、特高含水井治理和控水技术优选等方面制定稳油控水工作方案。
今年1-4月,番禺油田开展稠油底水油藏工作制度优化6次,有效延缓了含水上升速度及产量递减;实施流场调控56井次,应用智能分舱控水、化学堵水等稳油控水技术12井次,助力原油产量创近4年同期新高。
陆丰油田
陆丰油田坚持“一切储量皆可动用”理念,在精细油藏管理、流场调控、注采优化、“两低一关”井综合治理和横向堵采方面持续发力。
今年1-4月,已完成5口措施井的实施和投产,累计增油量超设计方案达3倍。其中,陆丰13-1油田22H1井应用横向堵采控水新技术,增油达4倍;陆丰7-2油田在测井解释零油柱情况下,创新制定低成本定向井补孔方案,高效动用井间剩余油,投产后日产油翻倍。
流花油田
流花油田坚持油藏和工艺“两极两梯队”相结合,深化深水油田“四位一体”调控,针对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探索高效新技术,并完善稳油控水工作方案。
今年以来,流花油田成功实施2口加密调整井,初产油达600方/天,效果好于预期。流花21-2油田含水率相较于上年末平均下降3%,单井下降最高达7%,成功延缓含水率上升。LPG(液化石油气)转化率提升,已贡献产量超3万吨。
惠州油田
惠州油田以主力油田为抓手,“一井一策”匹配稳油控水工艺,通过优化油井工作制度、提升机采井管理、油藏工艺一体化等措施,圆满完成阶段稳油控水工作任务,“三率”指标持续向好。
今年1-4月,成功在3个油田的4口井应用稳油控水工艺,较设计方案降低含水率超20%。主力油田惠州32-5、惠州33-1自然递减率降至10%,惠州25-4油田文昌组增油效果实现翻番。
西江油田
西江油田根据油井不同含水阶段及类型,对油井进行分类,从油井工作制度、节能降碳、注采优化、电泵工况等多角度进行精细管理。
今年1-4月,已完成稳油控水作业17井次,增油超3万吨。其中,南海东部采出程度最高油田西江24-3实现产量逆增长;创新应用声波测井及智能分舱控水技术,推动新井投产后含水率低于设计方案65%。同时,将降本提质增效理念融入稳油控水,一系列措施节省作业费用600万。
恩平油田
恩平油田推出地下、井筒、地面一体化协同保障措施,聚焦持续应用成熟技术、引进新控水工艺、规模化精细注水和破除地面瓶颈限制“四大方向”,推动稳油控水成效再上新台阶。
恩平18-1油田A26H井实施南海东部油田首例措施井智能分舱控水技术,实现含水率下降14%;恩平23-2油田A6H井实施海域首例智能分舱注水,并创新应用单独分舱清井返排技术,累计注水超5000方,更好促进原油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