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开展绿色石化、碳中和领域技术创新 推动浙江舟山能源发展低碳转型

2022-01-06 11:37     来源:舟山市科技局 科技日报     双碳 海上光伏海上油气海上风电潮流能装置
1月6日,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浙石化)签约共建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引入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开展绿色石化、碳中和领域技术创新,逐步推动舟山、浙江乃至全国化工产业低碳转型。

这是“双碳”背景下,舟山市探索科技赋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有益实践。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累计培育“双碳”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

“海风和潮汐能发电、渔业碳汇、绿色油气……聚焦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舟山‘双碳’工作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舟山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科技部门通过引进、培育“双碳 ”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之外,要切实服务产学研高效合作,确保绿色低碳技术在舟山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签约仪式现场

压力化作转型动力 打造海上绿色“油田” 

2017年7月,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一期在鱼山岛开工建设。经过四年建设,一期项目已经投产,二期项目即将建成,如今的鱼山岛犹如一座巨大的“钢铁之城”。

“今年1-10月,浙石化实现产值1204亿元,意味着舟山首个千亿级产值企业诞生。”浙石化总裁刘明辉介绍,项目二期投产后,石化基地将实现4000万吨/年炼油能力、1180万吨/年芳烃和42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到2025年,绿色石化基地将形成一个集炼油、化工、高端新材料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6000亿元。

然而在“双碳”背景下,炼化行业普遍面临碳减排的巨大压力。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估算,全国炼化行业加工过程的CO2排放占全国总量的5%左右,石油炼制与石化加工过程每年碳排放约4—5亿吨。

“石化行业体量大、流程长、发展惯性大、路径依赖强、碳排放系统化基础数据少,科技赋能石化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是趋势。”舟山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浙江省科技厅对接指导,当地成功引入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共建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准备打通“科学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途径,以自主创新研究成果补齐产业技术短板。

建设初期,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将聚焦于二氧化碳捕集与高附加值利用、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微化工技术在炼化工艺技术中的应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尼龙66产业链相关核心技术、VOC治理技术等重点研究方向。

据介绍,通过三年建设,该中心将集聚300名以上高水平科研人员开展协同攻关;组建不少于5个产业化专业团队,建成不少于3个科学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大型综合研发中心,形成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化工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0项;开发精细化学品新品种或生产新工艺不少于10项,拓展市场规模100亿元以上。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

鼓励重大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落到实处

俯瞰岱山县秀山岛海域,一架显眼的“小提琴”在海面上赫然可见。

这一由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衔研发的LHD联合动能海洋发电项目——“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系统群首期1.7兆瓦机组,已连续发电并网运行50多个月,累计发电超200万千瓦时。

“目前第二期1.6兆瓦机组即将投入运行。”舟山市科技局负责人说,要突破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舟山还将探索研究海水制氢、远海风电、漂浮式海上光伏发电,大力推进潮流能科研成果推广示范,五年内力争成功开发高效能海水制氢装备,潮流能发电装机总量达到10兆瓦以上,实施风光流储多能互补供电系统在海岛的应用示范。

“十四五”期间,舟山将依托浙江大学、东海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等院校,新建国家级、省级蓝碳创新平台5家以上。深入实施“揭榜挂帅”,五年内在低碳、零碳、负碳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30项以上。

该负责人介绍,在支撑海洋生态修复方面,科技局将重点组织开展碳汇海藻贝类高效养护技术、综合养殖碳汇扩增技术和人工鱼礁构建技术应用研究,五年内开发固碳海洋养殖新品种2个以上,实施5个生态修复场景,力争单位海域面积固碳能力提高10%。

据悉,到2025年,舟山将初步构建海洋特色鲜明的全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全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碳达峰中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支撑舟山市如期实现碳达峰。

推荐阅读

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近日,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场是浙江省在建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风电场位于浙江省苍南县东部海域,项目总投资87.2亿元,总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安装77台5.2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 2023-03-14

葡萄牙法国能源集团利用葡萄牙港口设施评估海上风电设备的建设

在塞图巴尔港,企业Ocean Winds为Windfloat Atlantic海上风电项目建造了一个半潜式浮动平台,该项目已经开始运营。Ocean Winds是葡萄牙电力集团EDP和法国能源集团Engie组成的海上风能财团,它近日宣布与葡萄牙塞图巴尔和塞辛布拉港管理局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目标是确定和评估现有和潜在的塞图巴尔港承载海上风能设备建设最终项目的能力”。 2023-03-14

大连:重点打造8个现代海洋产业高地

推进长兴岛世界一流海洋石化基地建设,打造绿色新型石化产业新标杆 重点发展绿色石化、高技术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和港口物流产业。推进太平湾合作创新区“东北新蛇口”建设,打造港产城融创一体化新样板 重点发展以海洋高端船舶装备智能制造、深海科技装备研发与制造、深海进口冷链食品高端加工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综合物流供应链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2023-03-13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采用±525kV高压直流海缆

近日,欧洲电网巨头TenneT宣布,已选定全球两大海缆巨头NKT和Prysmian为荷兰IJmuiden Ver和Nederwiek海上风电区域±525kV高压直流海缆的供应商。 2023-03-13

海工巨擘Heerema采用新施工方法完成海上风机安装

海工巨擘Heerema采用一种创新的施工方法完成了一套海上风机的安装。Heerema调用了旗下全球第二大半潜式起重船Thialf号,在Arcadis Ost 1海上风电场,采用其独创的“叶轮机舱组装法(简称'RNA法',Rotor Nacelle Assembly method)”,安装了第一台风机。 2023-03-1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