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一是海洋发展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市海洋发展局印发实施青岛市加快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出台精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政策“海洋15条”,构建起海洋高质量发展“四个一”规划政策体系。
二是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计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总量将超过50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30%,继续稳居沿海同类城市首位。组织实施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88个海洋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6.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9. 9%;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153个,总投资额1696.7亿元,其中投资过100亿元的项目4个。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正式运营、累计收鱼1000吨,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网箱首次实现低纬度规模化养殖大西洋鲑。国际上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水平最高、设计理念最先进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 )建成交付。在研抗肿瘤药物BG136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发布全国首个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智慧管理平台。
三是海洋科创能力显著增强。崂山实验室正式挂牌,“国家深海三大平台”纳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海洋十年” 国际合作中心正式揭牌,亚洲唯一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同时启用。出台《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总规模30亿元的山东省首支海洋人才发展基金落户青岛。
四是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国家海域使用金非税划转试点任务,灵山岛海洋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国家评审、争取中央资金4亿元。完成全域1530余公顷互花米草治理任务。在部省领导下构筑浒苔前置打捞防线,我市累计出动船只1.34万艘次,打捞浒苔30余万吨,处置效果历年最好。
招商引资,六大平台支撑创新海洋生态新模式
2023年是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攻坚突破年”,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突出大统筹推进,推出海洋发展新打法,以系统化推进、项目化落实、精准化服务,切实增强海洋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招商引资是海洋经济的生命线,2023年市海洋发展局力争实现全市海洋领域新签约过50亿元项目5个、过30亿元项目10个、过10亿元项目20个。一是“链式”招商。围绕实体经济振兴这一主线,聚焦链主牵引集群、补强关键环节、三链融合发展、特色园区打造,锚定海洋渔业、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航运服务等六条重点产业链,逐一明确招商“链长”小分队,瞄准产业短板找准突破方向,挖掘本土资源搭建重点载体,理清产业链条确定招商重点,形成产业链招商引资全景图。二是重点招商。加强招商投资顾问团队建设,聘请“招商大使”、“招商顾问”,依托专业招商机构,梳理14张招商引资清单,积极组织赴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开展招商推介,重点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海洋项目。三是园区招商。高标准谋划布局海洋产业专业园区,在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现代渔业等优势产业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配套企业支持作用、平台企业支撑作用和专业园区载体作用,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推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
聚合资源、链接要素、突破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平台。通过搭建海洋平台,能够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让相关方对平台实施综合赋能、让优质资源要素发生互动耦合,加快实现相关领域的跨越发展。下一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重点建好六大平台:“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国家三大深海平台、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山东)、青岛蓝色金融研究院。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在自然资源部和省海洋局的指导下,加快完善中心“指导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专业执行团队”运行构架,吸引海洋国际组织来青设立相关机构,打造海洋事务交流先进样板。
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将加快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在水下定位导航、水下能源动力等领域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加快项目工程化和产业化进程,不断提升迭代研发和自主造血能力。
国家三大深海平台。落实部、省、市共建协议和建设路径,逐步开展深海基因资源样本采集和信息处理,争取尽快实现部分业务平台的试运行,为后期全面建设提供有益尝试和探索。
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此为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共建的创新机构。下一步,将加快蓝研院总部、蓝色种业园区、专项基金和投资发展公司
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水产种质研发创制高地和水产种业产业化应用基地。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山东)。目前交易中心的各项筹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加大对上争取,理顺碳汇交易审批路径,并引导其在近实时碳量检测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研究,发挥技术优势服务地方低碳发展。青岛蓝色金融研究院。此为全国首家以蓝色金融为特色的公益性研究机构,将聚焦蓝色投融资相关标准和政策研究、海洋融资产品和担保模式创新、海洋新兴产业保险和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研发、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支持路径等领域持续开展研究。信息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成龙;齐鲁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