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解释室副主任支玲,踏实勤干、锐意进取,在生产一线勇担技术创新和提质增效重任,带领团队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数据基础。面对海上页岩油地层成像这一世界性难题,她带领团队全力开发关键处理技术,推进多项技术突破,处理技术追赶国际一流,高质量的技术成果指导海上页岩油多口钻井成功部署,获得近10年原油重大勘探突破,展现了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建设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过程中的担当与智慧。
数据处理工程师晏红艳是一名具有多年海上地震资料处理经验的女项目经理。她不断追求突破,致力于提升物探一体化综合处理技术能力,在科研一线展现了过硬的技术能力。面对“双古低信噪比”成像难题,她用行动担起技术攻关的重任,研发了先进的处理反演一体化技术序列,助力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实现40年来首次的油气商业发现,成为2022年中国海油十大油气勘探发现成果之一。
入职八年的女工程师李炜在开发地震新领域不断精益求精,她负责的物探研究院第一个面向开发地震的攻关项目,对资料的分辨率要求很高,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根本不能满足需求。她经过多轮参数及方法实验,从无到有建立一套针对开发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技术流程,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时间-深度域“跷跷板”难题,推动了开发地震业务的发展。
青年女员工杨璐入职还不满3年,但已迅速成长成技术骨干,是名副其实的青春力量。在渤海某区块数据处理项目中,地质条件复杂,潜山构造多变,目的层埋藏较深,精细成像十分困难。她主动请缨,将自主研发的RTM处理技术首次规模化应用到该项目中,大幅改善了成像质量。在和其他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平行对比中,她的处理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充分彰显了新生代女性科技人才的水平,促进了自研特色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工艺研发室副主任段瑞芳是一名资深的女机械设计工程师,她带领团队承担了自研枪控系统“海源”的机械结构设计工作。她为兼顾成本、性能、野外操作等因素,对“海源”水下硬件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短时间内完成了整套水下机械单元的全部设计研发,实现了迅速生产和组装制造,最终顺利完成海试。“只有保持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科研,才能真正实现海洋油气勘探装备自立自强。”身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她从没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春光无限美,巾国竞风流。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正在以她们独特的努力和奋斗,在攻坚克难中竞放“女性风采”,在增储上产中贡献女性智慧,为海洋油气勘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