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深海油气开采重要设备——水下采油树

2024-01-18 15:43     来源:海洋石油装备与材料     油气钻采海上油气海洋能源水下采油树
水下采油树是深海油气开采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隔离海水,引导井内流体产出,控制生产井口的压力和调节油(气)井口流量,实现油气的可控采收。对于卧式采油树,可悬挂下入井中的油管柱,密封油层套管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也可用于酸化压裂、注水、测试等特殊作业。典型水下采油树组成包括采油树连接器、采油树本体、生产模块、环空模块、采油树阀门、阀门驱动器、多路快速接头、ROV操控面板、控制系统、节流阀模块、管道、转换接头、加注阀门、导向架、采油树帽、纺织渔网拖拽保护装置、安装回收工具、传感器等。

水下采油树系统经历了干式、干/湿混合型、沉箱式、湿式采油树四个发展阶段。干式水下采油树把采油树置于一个密封的常温常压舱里,维修人员像在陆地上一样在舱内进行工作;湿式水下采油树完全暴露在海水中;干/湿式水下采油树可以转换干/湿,正常生产时采油树呈湿式状态,维修时则由一个服务舱与水下采油树连接,排空海水,使其变成常温常压的干式采油树;沉箱式水下采油树包括主阀、连接器和水下井口,均置于海床以下的导管内。

近年来,水下采油树的使用量逐年大幅增加,但是不同的海域、不同的油田区块及采油操作工况下所使用的水下采油树的类型有所不同。我们将应用广泛的湿式采油树按修井方式分为过油管式(TFL)和非过油管式;按照湿式采油树上三个主要阀门(生产主阀、生产翼阀及井下安全阀)的布置方式分为立式采油树和卧式采油树;按安装方式分为潜水员作业、ROV/潜水员作业和ROV作业。水下采油树的类型以湿式为主,干式只占极少数。在数量上立式采油树占多数,但卧式采油树发展更为迅速。

推荐阅读

海上稠油高效热采关键技术创新与工业化应用

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团队创新形成的“海上稠油高效热采关键技术创新与工业化应用”项目成果,让这个魔术变成了现实。该成果在行业内首创海上大井距高强度热采高效开发理论,首次形成了海上稠油热采井长效防砂及耐350℃一体化高效注采技术,夯实了完备的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平台工程配套技术体系。 2024-01-11

随着产量的上升,圭亚那预计2024年石油收入将达到24亿美元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圭亚那表示,随着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将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约21亿美元,从特许权使用费中获得3.2亿美元,比2023年的16.2亿美元有所增加。 根据财政部长阿什尼·辛格周一向议会提交的官方预算,这个南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34.3%,这是连续第五年经济增长超过20%。 2024-01-17

海洋能源科普——脐带缆的功能

脐带缆是电缆(动力缆或信号缆)、光缆(单模或多模光缆)、液压或化学药剂管(钢管或软管)的组合。脐带缆包括独立的管线和电线,管线用于化学药剂和液压液的供应与循环,电线用于为水下控制模块(SCM)等用户供电,同时作为实现水下控制模块与上部控制系统通信的介质。脐带缆通过上部脐带缆终端装置(TUTA)与上部脐带缆终端相连,通过水下脐带缆终端装置(SUTU)与水下终端相连。 2024-01-22

海洋能源科普——脐带缆概述

脐带缆作为水下控制系统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上部设施和水下生产系统之间的“神经和生命线”。脐带缆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脐带缆直接采用液压控制形式,全部由管道组成,而到了70年代,水下生产系统开始使用电液复合式,不再仅由管道组成,还包括了电缆和光纤等,并已成功地应用到了浅水、深水和超深水领域。最早的脐带缆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使用于壳牌公司1961年在墨西哥海湾建造的第一个水下生产系统中。早期的脐带缆管道采用热塑性软管。但随着水深增加,逐渐暴露了压溃、水密性差等问 2024-01-22

海洋能源科普——立管的功能及种类

立管主要可分为钢悬链线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s)、顶部张紧式立管(top tensionedrisers)、柔性立管(flexible risers)、混合式立管(hybrid risers)四种形式。钢悬链线立管制造成本低,对浮体运动有较大的适应性,且适用于高温高压工作环境。其一端连接井口,另一端连接浮式结构,无需海底应力或柔性接头的连接,大大降低了施工量和难度。但其布置空间要求较大,作用在浮式生产装置(FPU)上的载荷较大,疲劳问题突出。 2024-01-2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