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上旬,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这也是中国海油深耕北部湾41年来,首次把海洋油气从数千米的海底引上雷州半岛这片红土地。
乌石油田群位于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的东部,距涠洲油田群约80公里,距雷州市乌石镇约25公里。该区域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有储量规模可观的勘探发现,但由于断块复杂、低孔低渗的地质特征,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差,此前一直都未能投入实际开发生产。随着中国海油低渗油田开发技术日趋成熟,开发效益显著提升,沉寂已久的乌石油田终于得以开发。据了解,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是广东首个近海浅层油田油气上岸项目。
在面对十分紧迫的项目建设工期以及纷繁复杂的项目工程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安全建设,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六支攻坚队的目标和任务,按照投产目标倒推时间节点,精细化管理每个节点,责任到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乌石油田作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先喆说道。
海上油气田的绿色开发对于保护海洋环境至关重要,对中国海油来说,生态优先方案始终是最优方案。在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建设中可见真章。
“地下产出的石油里含有原油、伴生气和水。开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生产水回注保持地层压力、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田开发采收率。为了实现生产水‘零’排海,我们通过各种先进设备对生产水进行处理,生产水在陆上终端处理到A2级水质后,再输送到海上平台全部回注地层,可以把生产水变成回注水,实现‘绿色闭环’生产。”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地质师邓勇介绍道。
在“逐绿”的道路上,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不断深化,采用了陆地电力进行供电,实现了“绿电入海”,取代海上平台传统发电机供电的模式,减少柴油、天然气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在未来,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有望尝试“岸碳入海”,为后续油气田开发以及沿海高排放企业的大规模减排提供借鉴和指导,开辟降碳环保新道路。
除了提升“含绿量”之外,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有着不少的“黑科技”。“3个海上石油采油平台中,有1个采油平台实现了无人化。”邓勇说道。
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在智能化技术赋能下,可实现5G技术工控、智能化应用、陆一体化操控中心、无人机巡线、可视化巡检等功能。
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建成投产后,是中国海油发挥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作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探索。未来,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在持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入力度的同时,全面推进绿色低碳生产进程,加快“绿色油田”“绿色工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