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淡水电解制氢技术很成熟,因此目前海水制氢多是海水淡化后再制氢。显然如果能直接电解海水制氢,从工艺方面来说要简便的多。
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避免对珍贵淡水资源的消耗; 二是不需要前置的淡水纯化或海水淡化装置,节约技术成本; 三是海水的组成类似于0.5mol/LNaCl 溶液,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可提高电解过程的电导率。
然而,海水的成分极为复杂,直接制氢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电解过程中生成的物质会导致催化剂中毒或失活外,海水中的杂质也会作用于催化剂的活性位点,阻碍其与反应物的结合,甚至致使催化剂分解; 第二方面,催化剂、集流体等部分也会面临海水电解过程中的冲击和腐蚀,进而增加电阻、污染电解液。第三方面是较大规模的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系统还会面临海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在高电压下发生团聚、堵塞电极。 第四方面是在高的电流密度下,电极表面还会形成氢和氧的气泡膜,阻碍海水和催化剂接触,造成能量损失。
从技术层面考虑,要提高电解制氢效率,需要从催化剂到反应系统的全面改进。包括催化剂开发、电极结构设计和反应体系优化等方面,以改善制氢效果、提高系统的抗腐蚀性和稳定性。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海水直接电解技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瓶颈。全面考虑整个工艺流程,今后海水直接电解技术主要需要研究推进的方向如下:一、开发具有抗腐蚀能力的高效催化剂。二、研究能够用于海水电解的交换膜,尤其是阴离子交换膜。三、改进电极结构、设计新型电解反应体系和电解槽装置,以满足规模化制氢的要求。另外,还需进一步考虑降低成本的措施,以及海水直接制氢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商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