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海油研究总院团委举办“双碳”头脑风暴分享会

2023-12-20 10:17     来源:中海油研究总院     CCUS/CCS 海上能源 海上油气双碳

为扎实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积极营造“双碳”氛围,12月18日,研究总院团委举办“双碳”头脑风暴分享会活动,旨在启发青年员工“双碳”工作思路,提升青年员工工作创新意识,以期引导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找到新出路。本次活动由新能源研究院团支部承办。

目前,中国海油正在大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支撑、引领和驱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活动为荟聚研究总院青年科技创新思路,分享青年员工在“双碳”领域所做的先进尝试,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

来自勘探开发研究院、钻采研究院、工程研究设计院、规划研究院、非常规研究院及新能源研究院共12位青年员工围绕“节能降碳”典型案例及前沿技术进行宣讲分享,青年员工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所承担的科研生产项目,围绕海上CCUS/CCS技术与实践、节能降碳工程技术攻关、新能源技术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生动的分享了油气开全生命周期中“低碳”设计思路与典型方案,并就每个案例中的技术关注点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分享汇报、互动问答、献计献策等多种活动形式,总院青年员工进一步了解“低碳”前沿技术,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海上能源开发的全周期过程中,深入启发“低碳”设计思考。

 
 
 

本次“双碳”头脑风暴分享会,青年员工以“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的态度就能源开发全周期以及新能源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进行了深度思考。参与本次活动的青年员工们纷纷表示“学有所获、满载而归”,多专业交流的方式帮助大家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开拓了“低碳”设计思路。研究总院科技青年作为“低碳”科技创新突破的排头兵,将勇担重任,围绕集团公司“双碳”行动方案,全面提升“双碳”技术创新能力,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

推荐阅读

中国海油首套控压固井井底压力温度实时测量工具试验成功

12月19日获悉,研究总院研发的控压固井井底压力温度实时测量工具在中联煤神府区块FG-T12-3D井完成现场试验。该工具在井深2050米处将实时测量的压力和温度数据顺利传输至地面,误码率为0,测量数据与测井数据对比,误差在1%以内,标志着该工具试验成功,并具备了后续在海上应用的条件。 2023-12-20

罗佐县:我国油气增储上产成效及建议节选

二是石油公司向陆上深层、深水进军,取得了重要突破。顺应油气勘探开发向深层、深水进军的行业发展趋势,我国石油公司在陆上深层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突破超深层效益勘探开发极限,高效建成富满、顺北等一批大型油气田。其中富满油田(埋深7500~8500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1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812亿立方米;顺北油气田(埋深7300~9000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417亿立方米。顺北油气田2022年全年原油产量118.9万吨、天然气产量16.2亿立方米,成为我国第一 2023-12-20

中国海油勇担重任,助力建设海洋强国

今年上半年,广西最大海气登陆管线涠北管线项目顺利通气投用。“在涠北管线铺设期间,我们充分发挥工程建设力量,采用海对海定向钻技术穿越30万吨级规划航道,助力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涠洲油田智能化、无人化、低碳化进程,助力发展海洋经济。”有限湛江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汤乾宇表示。 2023-12-19

巨力索具提供成套吊装系统助力“海洋石油122”建造!

12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青岛完成主体建造。巨力索具提供成套吊装系统助力建造过程顺利进行! 2023-12-17

钻探船“Stena DrillMAX”号获挪威船级社颁发Abate(P)减排符号

海上钻探合同承包商Stena Drilling公司日前宣布,经过采取多项降低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运营措施后,其钻探船“Stena DrillMAX”号已经获得了挪威船级社(DNV)颁发的Abate(P)减排符号。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油气公司及海上装置船东都在宣布设定净零排放目标。 2023-12-1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