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1区3带14群”!威海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23-2028年)出炉

2023-12-18 14:21     来源:掌上威海     海洋牧场

12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李永仁,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吉明,市海洋发展研究院渔业发展服务部部长刘心田,介绍《威海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23—2028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新闻发布会在日报社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目前我市海洋牧场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亮点?

我市是国内最早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地区之一,起步早、类型多、效益好,获批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33处 ,其中国家级16处 ,均占到全省总数的24% 。在海洋牧场的辐射带动下,威海市海产品实现了产量、品质双提升,海水养殖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 ,其中海带、牡蛎产量全国第一,海参、鲍鱼产量全国第二 。2017和2020年,全省海洋牧场建设现场会两次在我市召开,推广我市做法 。

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健全。制定了《关于加快海洋牧场建设 推进休闲渔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措施》《威海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用海、资金、保险等方面助推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海洋牧场领域标准制定工作,制定了《海洋牧场休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及《半潜式PE管架平台建造及检验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绿色发展模式全国领先。 创新荣成桑沟湾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将藻类、贝类、海参和鱼类等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在保持水质优良的同时,亩产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6%以上 ,被列入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经验,由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介。建成全省首个“零碳”海洋牧场示范点,在全国率先开展“海上生态浮漂更新行动”,建设无废牧场。 年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 ,持续养护海洋牧场渔业资源。2020年,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授予威海市全国唯一的“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称号 。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构建了保种设施完善、品种选育优良、育繁推能力强的现代海洋种业发展体系,全市育苗水体达240万立方米 ,拥有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25处 ,其中,国家级7处,全国第一 ;联合培育出“爱伦湾”海带、“寻山1号”皱纹盘鲍等14个 水产新品种,荣获“中国海洋种业之都”称号 。依托全市958家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企业,聚力打造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推动海洋牧场产品由简单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海洋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荣获“中国海洋预制菜之都”称号 。大力发展海洋观光、海上采摘、休闲垂钓等 渔趣活动,积极打造生态体验型休闲渔业,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1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8处、省级休闲海钓场23处 ,获评“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中国休闲渔业旅游魅力市” 称号。

如何保证《规划》里的8项重点工程落实落地?

加强组织领导。 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渔业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强化统筹,建立部门间综合协调合作机制 ,及时解决海洋牧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完善政策支持。 整合渔业支持政策,在有关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对海洋牧场建设予以重点倾斜 。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发挥社会资本 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包括拓展投融资渠道,探索管理服务创新和优化金融支持等措施。强化科技支撑。 成立威海市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海洋牧场建设进行定期指导咨询。创新协同组织模式,构建“企业出题、高校院所选题、政府助题”产学研合作机制 ,围绕海洋牧场建设,开展关键与共性技术难题攻关,促进研发成果与行业发展无缝链接,加快成果落地转化,支撑引领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完善管理机制。 鼓励各区市完善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办法,创新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根据不同类型和功能定位,实行更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加强海洋牧场选址、设计、论证、实施等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查,严把招投标、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等关键环节,确保海洋牧场建设质量。强化监测评估。 建立海洋牧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机制 ,全面总结、科学评估、综合分析海洋牧场建设取得的成果,为后续管理、开发利用和继续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在装备智慧护航工程方面,我市将开展哪些具体工作?

深远海养殖作为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我市将从以下方面,加快推动深远海养殖发展。

拓展新模式。 按照“重力式网箱为主、适度发展桁架类网箱、有序发展养殖工船” 的思路,加快推进我市在建的重力式、桁架类网箱项目建设。在发展抗风浪能力强的新型桁架类网箱、新型重力式深水网箱的同时,稳妥推进养殖工船建设。

培育新品种。 坚持错位竞争,发挥我市种业基础好的优势,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在培育适养品种上取得突破。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了 黑鳕鱼(裸盖鱼)开展育苗试验 ,力争将其培育成一个深远海养殖新品种。同时,积极推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拟在我市建设的“寻山藻类种业研发基地” ,从源头保障我市海水养殖核心种源的自主可控和可持续产出。

培育新主体。 重点对接与海工装备制造、渔业相关的央企、省企和头部民营企业 ,争取市属国企 参与海洋牧场建设,在壮大发展队伍的同时,为海洋牧场注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增强发展活力。

推荐阅读

烟台市召开推进海洋牧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

12月12日下午,烟台市召开推进海洋牧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高建广主持,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秦松参加会议。 2023-12-14

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新一轮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建议的公告

为加快推动全市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海洋发展局结合《关于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日发〔2020〕7号)实施情况,会同有关单位起草了《关于新一轮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2023-12-14

关于公开征求《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3—2035年)》意见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粤委农办函〔2023〕29号)精神,我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3—2035年)》,已形成阶段成果,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3年12月12至12月18日。 2023-12-14

中山大学海洋系统科学开放年会(2023)即将召开!

为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中山大学海洋系统科学开放年会(2023)拟定于2023年12月16日-17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共同主办。本次会议将组织海洋科学各方向特邀报告,以及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资源利用与开发、海洋环境与生态和海洋牧场等专题分会场,旨在促进我国海洋研究相关各系统、各单位和各专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海洋科研事业的发展。 2023-12-12

深圳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产业示范基地正式揭牌

12月8日上午,2023深海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之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参观活动在深圳南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海洋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计30余人参与活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监管局、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大鹏大队、南澳办事处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活动。 2023-12-1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