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未来海洋工程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2023-10-17 14:17     来源: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
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20周年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建设80周年之际,10月14日,由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未来海洋工程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拉开帷幕。百余位国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参会,聚焦领域内引领性前沿研究成果,围绕海洋工程技术和设备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等多个船海领域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向大会致辞。丁奎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办学格局。上海交大也是最早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等教育的学府,历经80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已成为交大最具代表性的优势学科,拥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4年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近年来学校制定了“大海洋”行动计划,致力于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培养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与此同时,学科的发展需要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期待各位专家在这里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共同描绘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新蓝图,为加快推动世界海洋工程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廖世俊教授作《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要研究进展》报告。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建成运行,是我国首批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船舶工程、海洋工程、水下工程等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上都取得可喜成绩。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原创性提出求解力学中强非线性问题的“同伦分析方法”等,引领国际船海工程重大力学问题研究,组织推进挖泥船、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新型深海开发装备、绿色高性能船舶等研发任务创新攻关,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打造一批船海领域“国之重器”,引领国际船海科技前沿发展,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未来,廖世俊在报告最后, 发布了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的八个关键海洋工程问题(open question),希望国际海洋工程界共同努力,不懈创新,推动海洋工程的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Torgeir Moan聚焦《未来安全、经济、可持续利用的海洋工程》作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了包括航运与海上油气等在内传统海洋工业以及包括可再生能源、大型养殖网箱、海底采矿等新型工业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讨论了这些领域发展的共性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教授作《新兴海洋产业的进展和前景》主题报告,重点讨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基础的新型海洋产业发展,包括海上风机、浮式光伏与网箱养殖等方向,同时也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的重要工作。

挪威海洋科技研究中心SINTEF Ocean研究部门副总裁Øyvind Hellan作《海洋工业转型研究》报告,重点介绍了挪威以及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从海上油气工业向海上风电、网箱养殖与低碳船舶等方向的转型与科研发展历程。

荷兰海事研究所船舶部经理Guilhem Gaillarde作《开发设计绿色船舶和水上作业》主题报告,从船舶设计、动力燃料(氨、氢和电力等)、船舶减排优化营运和采用风助力推进等角度出发,着重介绍了船舶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途径。

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深水池的Claudio Alexis Rodriguez Castillo博士做了题为《巴西海上模型试验:现状和新趋势》的报告,介绍了当前海洋工程实验室模型试验的现状与趋势,包括海洋平台、海上作业、立管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结构物模型试验方法与技术,以及最新发展的混合试验技术。

阿尔托大学海洋技术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访问讲席教授Pentti Kujala作《船舶冰面航行的场景风险管理》主题报告,重点讨论了冰区船舶的新型设计理念与方法、冰载荷计算与统计分析以及航行风险管理与评估。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与海洋工程教授Themistoklis P. Sapsis作《海洋工程中的极端事件:分析、量化和缓解》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海洋工程中复杂系统极端现象与事件(包括湍流流动、非线性波浪和极端船舶运动)的瞬态特征和概率统计预报。

与会专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深入剖析海洋工程设备与技术创新的契合点,探讨可持续发展、绿色化、智能化等关键趋势在未来海洋工程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会专家一致认同国际合作、开放对海洋工程研发的重要性,看好中国在海洋工程新技术、新产业方面的巨大发展潜力,展望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国际化的未来海洋工程产业。

推荐阅读

广东精铟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日前,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在佛山市组织召开了由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华南船机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复杂海况下油电混合式高可靠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成果鉴定会。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教授主持并作会议总结。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至今在海洋工程行业、自升式海洋平台及关键... 2023-10-11

《2022中国海洋工程年报》发布,新增海洋工程数量及用海面积均少于上年

近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正式发布了《2022中国海洋工程年报》。《年报》显示,2022年,我国海洋工程项目总数量较去年明显减少、用海面积有所减少;全国重大海洋工程项目数量有较大增加,投资总额大幅增长;典型海洋工程中海上风电工程项目用海面积显著增加。海洋工程建设总体呈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高质量发展趋势。 2023-09-15

上海建工基础集团中标多个海上风电海缆建设项目

近日,在海南区域,上海建工基础集团中标多个海上风电海缆建设项目,分别是龙源海南东方CZ8和华能海南临高CZ1海上风电项目的海底电缆工程施工标段,其中包含2个风场、3个标段。 2023-08-31

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团体标准发展规划(2023年-2030年)》的通知

各分支机构,各会员单位:《海洋工程团体标准发展规划(2023年-2030年)》,已经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实施。附件:《海洋工程团体标准发展规划(2023年-2030年)》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2023年6 月28日 2023-07-0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