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旅大4-2油田新增压缩机组顺利完成吊装就位

2023-10-07 14:25     来源: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     旅大4-2油田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田
“起!起!起!好,停!”

近日,随着指挥人员铿锵有力的口令声,位于渤海辽东湾中部的旅大4-2油田新增天然气压缩机组顺利完成吊装就位。

此次吊装的两套天然气压缩机组是旅大油田群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的核心设备,单套机组重达20吨。由于重量超出了平台吊机的额定载荷,且位置特殊亦无法使用浮吊,因此只能采取临时安装大型电动倒链完成吊装。仅仅预制、安装、检测临时吊点就耗费了一周时间。

为了确保此次大型吊装的安全开展,辽东作业公司、施工方项目组均派出了蹲点带班技术专家。吊装前,油田先后召集施工方、压缩机组运输船舶方共同就吊装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预控措施,同时明确了吊装时必须具备的海况及风力条件。正式吊装前,油田组织施工方开展了试吊装,对设备、吊索具、临时吊点以及吊装过程中的统一指挥、各工种间的相互配合进行了预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

正式吊装时,30多名施工人员组成三组手拉倒链队,配合电动倒链以1.5米/小时的速度缓慢将压缩机组从运输船舶向就位甲板处提升。当压缩机组提升到就位甲板高度后,三组手拉倒链队轮番上阵,利用手拉倒链一点点将压缩机组向甲板内横向移动。在连续奋战11小时后顺利使重达20吨的压缩机组安全、平稳落在了设计就位点上。

旅大油田片区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是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之一。项目投运后,旅大油田群将实现每日约60万方富余伴生气的增压、脱水和外输,为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同时每年大约可减少34万吨碳排放。作者:廖维平、刘海涛

推荐阅读

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全面投产

6月8日获悉,随着旅大5-2北油田A3H井启泵生产,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全面投产。 2023-06-09

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暨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10月9日,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暨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工程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夏庆龙,中国工程院院士、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谢玉洪,集团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总经理单彤文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院长、工程中心主任委员会主任米立军向大会作工程中心建设成果及发展规划报告。现场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2023-10-10

我国海上首个智能油田完成的第1000船原油外输作业

9月30日,满载5.6 万吨原油的连安湖油轮,从我国海上首个智能油田秦皇岛32-6油田出发,即将跨越3000里海路奔赴浙江宁波大榭石化,这是该油田投产22年来完成的第1000船原油外输作业。秦皇岛32-6油田安全顺利外输1000船离不开各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22年来,各方始终站在安全保产、全力实现海油高产稳产的目标的高度上,从计划制定,船舶调配到现场的每一船作业和检验,都紧密配合,全力支持。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是中国海油于1995年发现的... 2023-10-09

中海油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并网发电

近日,中国海油首个高压力、高速度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研发成功,在蓬勃作业公司海洋石油117FPSO并网发电,实现海上首次水力发电和压势能能量回收。由此,中国海油绿色低碳战略在能量回收领域取得新突破,碳出一条在油气生产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新路。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安装在管道内部,海水从四周横向进入水轮,纵向流出水轮,适合压力高的工况。水轮发电机装机容量为500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240万千瓦时,可供海上平台120人生活楼的用电需求,可减... 2023-10-09

海油人坚守一线奋斗“不打烊”

中秋国庆双节刚刚过去,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数万海油人仍坚守在海上平台、场站车间,他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双节期间的稳产保供保驾护航。增储上产不停歇从北到南,万顷海涛间,大大小小的海上油气生产设施上,海油人心无旁骛,默默耕耘,催开油气之花。在渤海油田,我国海上最老在产油田埕北油田的A平台进行了调整井钻进前的准备作业。假期首日,作业进展到油井防喷器安装试压阶段,平台总监陈超守在现场,带队排查安全隐患,将安全管理体系落到实处,确保节日... 2023-10-0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