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桶油等联合成立油气联盟!

2023-10-07 10:08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官微     深层油气 海上油气中国海油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牵头发起的深层油气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

深层油气创新联盟是以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由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组成 ,旨在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促进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发展,为深层油气低成本、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

据了解,我国深层油气占到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油气发现的主阵地,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汇聚了深地资源领域从科学技术到材料装备的几乎所有前沿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表示,未来我们开发的重点就是在深层,未来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和装备技术对提升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以及抗风险的能力非常重要。

王铁冠院士、金之钧院士为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院士,中石化勘探分公司副总经理魏志红,中石油工程院总经理刘岩生,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党工委副书记田军,中海油副总裁兼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阎洪涛,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底青云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主任吴登定等七家发起单位代表共同启动深层油气创新联盟。郝芳院士、底青云院士、金之钧院士为27家联盟理事单位授牌。

推荐阅读

我国海上首个智能油田完成的第1000船原油外输作业

9月30日,满载5.6 万吨原油的连安湖油轮,从我国海上首个智能油田秦皇岛32-6油田出发,即将跨越3000里海路奔赴浙江宁波大榭石化,这是该油田投产22年来完成的第1000船原油外输作业。秦皇岛32-6油田安全顺利外输1000船离不开各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22年来,各方始终站在安全保产、全力实现海油高产稳产的目标的高度上,从计划制定,船舶调配到现场的每一船作业和检验,都紧密配合,全力支持。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是中国海油于1995年发现的... 2023-10-09

中海油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并网发电

近日,中国海油首个高压力、高速度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研发成功,在蓬勃作业公司海洋石油117FPSO并网发电,实现海上首次水力发电和压势能能量回收。由此,中国海油绿色低碳战略在能量回收领域取得新突破,碳出一条在油气生产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新路。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安装在管道内部,海水从四周横向进入水轮,纵向流出水轮,适合压力高的工况。水轮发电机装机容量为500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240万千瓦时,可供海上平台120人生活楼的用电需求,可减... 2023-10-09

Allseas获BP海上油气项目海底铺管合同

据OFFSHORE ENERGY消息,能源巨头BP已授予Allseas合同,为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近海的Greater Tortue Ahmeyim(GTA)天然气项目执行海底铺管范围。该合同包括在水深1,500米至2800米之间和2,800米的水域中安装两条管道。Allseas将于12月初使用其世界上最大的施工船Pioneer Spirit进行海上铺管工程,安装支持将由施工支持船(CSV)Oceanic提供。两家公司的商业和工程团队评估了安装管道和海底结构的技术可行性,这些管道和海底结构最初是为使用 J 2023-10-09

中海油研究总院自主搭建的超高温压岩石物理测试仪器试作业成功

10月8日获悉,由研究总院自主搭建的超高温压岩石物理测试仪器完成南海深层样品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复原模拟,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领域已具备超高温压岩石物理实验技术。超高温压储层岩石物理实验是油气勘探前沿研究关键领域,国内相关仪器设备存在模拟温度低、压力小、测试参数少等缺陷。通过详细调研、实验配件购买、自主搭建及自主测试,研究总院成功推进实现中国海油超高温压岩石物理测试仪器的试运行工作。目前仪器可有效模拟至6000~70... 2023-10-09

海油人坚守一线奋斗“不打烊”

中秋国庆双节刚刚过去,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数万海油人仍坚守在海上平台、场站车间,他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双节期间的稳产保供保驾护航。增储上产不停歇从北到南,万顷海涛间,大大小小的海上油气生产设施上,海油人心无旁骛,默默耕耘,催开油气之花。在渤海油田,我国海上最老在产油田埕北油田的A平台进行了调整井钻进前的准备作业。假期首日,作业进展到油井防喷器安装试压阶段,平台总监陈超守在现场,带队排查安全隐患,将安全管理体系落到实处,确保节日... 2023-10-0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