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召开

2023-09-26 13:56     来源:自然资源部     滨海区域
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召开。会议由江苏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主办, 主题为“绿色低碳发展 共享生态滨海”。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闫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苏省副省长夏心旻主持。来自34个国家的近千名代表参会。

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本次会议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与各方共商滨海区域的保护和发展,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实践,共谋滨海区域协同治理的愿景和对策。

滨海区域连接陆海,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场所,拥有不可替代的空间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禀赋,也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滨海区域的治理和发展,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滨海区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挑战,亟需各方共享成功经验,探讨应对之策。王广华指出,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施策,在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加强协同治理,王广华提出四点倡议:统筹陆海空间规划,优化滨海区域国土空间格局;提升陆海协同治理,促进滨海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筑牢滨海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搭建滨海区域协同治理平台。

许昆林表示,江苏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绿色生态作为关键支撑,把双碳行动作为战略抓手,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建设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努力为全球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希望通过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强全球滨海地区交流合作,健全共建共享的滨海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不断激发生态活力,释放蓝色潜力,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闫振介绍了国家林草局在自然保护地、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开展的工作,希望与会各方通过全球滨海论坛平台开展对话交流、案例分享和专题研讨,深入剖析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守住滨海生态安全边界、健全滨海保护合作机制、增进滨海惠民福祉的解决方案,为实现全球滨海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爱尔兰、刚果、佛得角、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前政要、驻华大使、部长级官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湿地公约》秘书处、《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秘书处等联合国机构,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和代表在发言中高度赞赏中国为保护滨海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所发挥的领导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高度评价中方举办全球滨海论坛的意义,认为论坛提供了一个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平台,将在促进滨海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各方用好全球滨海论坛这个平台,交流探讨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应对气候变化、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共同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框架、解决方案和公共产品,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彰显滨海地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开幕式上签署了《江苏省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部 国家林草局关于办好全球滨海论坛的合作框架协议》,发布了《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推出了《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纲要》《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英文版》《全球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互花米草防治、盐沼湿地修复工具包》《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等论坛旗舰知识产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英国皇家鸟类协会、天合公益基金会、保尔森基金会、湿地国际、剑桥大学、国际鹤类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加纳环境保护署等21家机构成为全球滨海论坛合作伙伴。

推荐阅读

第二届中国-欧盟“蓝色伙伴关系”论坛在深圳举行

9月23日,以“共促蓝色发展,共迎蓝色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欧盟“蓝色伙伴关系”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由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协办,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具体执行。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欧盟委员会海洋、环境和渔业委员辛克维丘斯,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欧盟委员会海洋和渔业总司总司长维特切娃等出席了论坛。中欧双方代表围绕海洋领域议题深入交流,共叙合作新机遇,共商发展新愿景。 2023-09-27

电缆——助力风电行业去深海,向云端

电缆在风电产业中被广泛使用,处于风电产业链条的上游。风电电缆被分为用于机舱和塔筒内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耐扭曲电缆等,也有用于风电电力输送的电缆。由于风电场环境恶劣,且往往需要随着机组叶轮摆动、扭曲,对电缆的要求较高。目前,风电电缆技术随市场需求正向耐低温、耐油污、耐扭曲、耐紫外线、耐酸碱盐等方向发展,为风电机组可靠运行与风电项目高质量开发提供支撑。让我们来看看主流电缆企业都带来什么创新产品和技术?(参展企业持续更新中,排名不分先后) 2023-09-27

禾望电气——国内唯一的中压海上风电变流器应用厂家

禾望电气从源头设计上提升变流器可靠性、稳定性。针对重点部署的“沙戈荒”和深远海应用,禾望今年主推功率最大达30MW全功率变流器和16MW的双馈变流器,产品具备高效率、高可靠、高功率密度、扩展性强等性能特点,不仅完美适配复杂多变的恶劣戈壁和海上环境,更高度契合平价时代降本增效需求。其创新性电网友好关键技术,更适应于因海上长距离输电、海缆分布电容特性等导致的恶劣电网环境,为海上风电场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陆上和海上风电项目应用中,效果显著,深受客户好评。另外,持续加码前沿技术攻关与创新,发力中压变流器方 2023-09-27

金风科技受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该会议是中国知识产权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知识产权年度盛会。山东省省长周乃翔,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济南市市长于海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金风科技受会方邀请参加了本次年会。 2023-09-26

“海上丝路海洋资源环境组网观测技术创新中心”启动会暨前沿技术发展研讨会召开

9月24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牵头获批建设的自然资源部科研创新平台——“海上丝路海洋资源环境组网观测技术创新中心”启动会暨前沿技术发展研讨会召开。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及共建单位代表、内设分中心骨干等50余人参加会议。 2023-09-2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