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渤海之滨崛起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2023-09-07 13:51     来源:大众日报     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天能重工 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塔筒海上风电机组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3至5厘米厚的钢板,被焊接成高达百米、重约500吨的圆柱形塔筒……8月30日,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的天能重工塔筒制造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自5月份投产以来,公司生产几乎每天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东营天能重工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段春江说。

天能重工是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早“抢滩”落户产业园的企业之一。为在各部门单位紧密配合、压茬推进下,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土地、能耗、产能指标不足等问题陆续解决,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20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布局海上风电产业,如今已具备较深厚的海上风电产业基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产业链条日益完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特征凸显,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崛起。

在距离天能重工不远的中国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机组装备总装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这是我们自主研制的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创造了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新纪录!”中国海装山东公司总经理蔡福勇介绍。该机组叶轮直径260米,扫风面积约5.3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

如此庞大的设备从厂区运到港口,仅需5分钟。“风电装备部件动辄几十米、上百米,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我们的车间就建在港口腹地,从原材料到主机、叶片、塔筒这些零部件,再到主机里面的齿轮箱以及下游的储能设备等,在产业园几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产及运输成本。”蔡福勇说。

目前,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吸引签约落地项目27个,总投资247亿元,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集聚,基本构建起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产业聚集度、项目建设速度走在全省、全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前列。 (通讯员 杨胜男 报道记者 李广寅)

推荐阅读

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着力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六是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着力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加强围填海管控,规范养殖、光伏、风电等行业用海,推进海洋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2023-09-08

广东支持沿海县创建现代化海洋牧场

十一、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中优化海洋发展空间布局,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预留充足空间,支持沿海县立足本地优势,创建以现代化海洋牧场为重点的省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持各地在15米等深线以深至领海线的中远海海域集中选划养殖区,实行整体海域使用论证,推行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加快项目用海建设。推行海域使用立体分层设权,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用海活动融合发展。 2023-09-08

华能海南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五年整机维护)中标公示

9月6日,华能海南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五年整机维护)、凯升木垒四十个井子800MW风电项目风电机组采购(含塔筒、锚栓、锚板)标段一、标段二进行中标公示,总装机规模1400MW,明阳智能、东方风电、电气风电、远景能源、金风科技5家整机商入选。 2023-09-08

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项目招标

9月4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可研及海上试验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技术服务招标公告》。 2023-09-07

明阳智能千台风机共御超强台风“苏拉”,12MW风渔融合通过极限考验

9月2日凌晨3点30分左右,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登陆广东珠海金湾区。“苏拉”个头虽小但异常强悍,成为今年以来广东最强台风。同时其路径相当奇特,沿粤西近海一路西行,堪称“描边大师”,也正因此,位于广东沿海的海上风电场直面台风威胁。 2023-09-0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