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坛以“聚焦融合发展、创新驱动持续推动产业进步 ”为主题,重点聚焦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 等产业,关注构建海洋清洁能源开发技术体系和多种能源形式融合发展的协同模式。
8月29日下午,主办方特别组织了闭门会议 ,邀请了宁波市政府单位、开发投资单位的中高层人员,以及浙江省清洁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头部企业、科研单位、创新技术开发企业、产品开发及工程建设单位参与,探讨长三角地区海洋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与投资机会,谋划在宁波成立浙江省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平台的构想和实施路径。
闭门会议现场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崔琳主持闭门会议
潘登,胜科能源投资助理副总裁主持闭门会议
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氢能项目总监范捷主持闭门会议
与会代表积极讨论,思想碰撞,智慧共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大家一致认为长三角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特别适宜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海洋风能、潮汐能、温差能等清洁能源形式广泛存在,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宁波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也为海洋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里坚实基础。而针对宁波成立浙江省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平台对的构想和实施路径,与会人员也从政府支持政策、产学研合作、企业合作等方面提供了众多建议。由此,我们对长三角地区海洋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了明确的构想和实施路径。
8月30日,论坛第一天大会正式开始。
论坛现场
DT新材料CEO张立生博士主持开幕式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发展中心的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崔琳开幕致辞
01 产业发展全体大会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国家最新鼓励政策如何解读?风电技术突破、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原总工程师王晓惠 作为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的创始人,从多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以上问题。
王晓惠,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原总工程师
双碳政策要求油气行业要统筹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协调发展,形成“稳油增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推动油气行业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现阶段在法律法规、商业模式、技术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张来斌课题组王金江教授 介绍了油气行业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指出融合发展路径和着力点,给出了在技术、政策等方面启示建议。
盛朝迅,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更正为王金江,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如何坚持战略引领、企业主体、分类施策、国际化发展,增强链式思维、强化创新引领、推动陆海统筹、促进要素汇聚、加速绿色智能,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船舶制造业集群、提升海工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能力、加大海洋新材料产品开发、推动海洋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深度应用、提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创新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 带给我们解答。
盛朝迅,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
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智能装备研究室研究员马泽洋 的报告解答了海上风电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完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建设,加强核心技术公关,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使我国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马泽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智能装备室研究员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海洋战略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张涛 的报告从探索海洋风能、海上制氢等角度打造综合能源岛为深海采矿作业系统提供动力的角度,推动海洋能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张涛,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海洋战略研究室主任
02 创新技术全体大会
上海院作为可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全产业链服务的大型甲级综合设计院,参与了众多海上工程、海上风电项目的咨询和设计工作,来自上海院的总工程师林毅峰(聂焱代) 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目前漂浮风电示范项目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的应用成效。
林毅峰,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聂焱代)
来自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白勇 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绿氢制备和储运发展现状和趋势。
白勇,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线上】
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风能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李庆安 介绍了海上风电技术发展现状、漂浮式风电发展趋势及其气动性能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指出了未来漂浮式风电装备气动-水动-伺服-弹性多体多场耦合下的机组-浮体-系泊系统高保真一体化仿真设计的研究方向。
李庆安,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风能重点实验室主任
来自一道新能源系统工程研究院的工程项目总经理陈铁军 为我们展示了一道新能和中广核新能源浙江分公司联合开发的利用海上光伏系统治理互花米草的新方案,解决了光伏与农业竞争土地空间与光照资源的自然属性问题,表明水路两栖式海上光伏系统治理互花米草存在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陈铁军,一道新能源系统工程研究院工程项目总经理
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动态缆技术总监王海涛 为我们分析了海缆作为海上能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营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海上能源事业的发展,介绍了中天海缆对于海上清洁能源开发所用动态海缆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王海涛,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动态缆技术总监
系泊技术是海上清洁能源向深远海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来自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张海波 ,介绍了海上浮体长期系泊线型及特点,以及巨力索具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海洋清洁能源利用“降本增效”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系泊线设计选型的经济合理性。
张海波,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03 圆桌论坛
圆桌会议由胜科能源投资助理副总裁潘登 主持,邀请了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贺小兵、深圳能源集团海上风电办公室开发总监王董辉、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上风电事业部高级投资经理俞娴怡、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氢能项目总监范捷、广东永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兼职教授孙韵琳 等重磅嘉宾参与讨论,就海洋清洁能源与传统的陆上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差异,投融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识别海洋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项目,好的投资项目有哪些评判标准?海洋清洁能源是否有望成为支撑 “双碳“目标的生力军? 等热点问题做了热烈讨论。
胜科能源投资助理副总裁潘登主持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现场
04 新品发布
中建中环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百奥源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本次论坛上举行了深远海(大型列阵)浮水光伏发布会 ,展示了深远海浮式光伏的最新设计方案。
百奥源环境科技(浙江) 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云友发布会做宣讲
百奥源环境科技(浙江) 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云友宣讲介绍后邀请中建中环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星、浙江大学教授赵西增、中建中环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贺洋、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阳志文 和无锡轻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卞水明 五位嘉宾上台见证。
05 展区交流
本次论坛展区可谓是人声鼎沸。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欧佩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希顺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远东海缆有限公司、宁波众翮科技有限公司均在展区展示了他们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参会嘉宾之间引起了热烈讨论。
06 欢迎晚宴
欢迎晚宴上,来自全国各地全行业的朋友亲切交流、觥筹交错。品甬城美食,谋未来发展,共同期待第二天分论坛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