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祖国海洋强国战略东风,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应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能源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在总书记重要精神的指引下,十年来,渤海油田像一颗能源新星冉冉升起,成长为我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排头兵”,挺起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海上脊梁。与之相伴的是,新型电脱水技术、优质化学药剂等纷纷在CEPK平台得到了有效应用,极大推动了绥中36-1油田CEPK平台的化学驱产出液治理工作的走深走实。
传承绥中36-1艰苦奋斗精神,耕耘十年厚积薄发收获成果
1987年,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勘探发现探明地质储量超3亿吨,而其原油粘度大,属于稠油范畴,开采难度极大。但是,绥中36-1人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难度再大还是得硬着头皮往下干。在不服输的耕耘中,逐渐诞生出“中海油36-1沥青”这一“明星品牌”,该沥青铺上了四通八达的高速路、铺上了连接世界的机场和鸟巢、铺上了庄严雄伟的长安街。“绥中36-1精神”应运而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成为一代代绥中36-1石油人不断传承的精神。面对绥中36-1油田CEPK平台的化学驱产出液治理难题,油田员工从来没有放弃,不断自主创新,开拓进取,创造性的开发出注水缓冲罐油泥在线清理、污油单独处理等技术手段,持续丰富应对化学驱产出液治理的新方法。
充分践行主题教育成果,作业公司党委引领技术攻坚
在绥中36-1油田CEPK平台应对化学驱产出液治理的路上,始终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原油分离器指标不达标。这个堵点导致治理工作在2021后遇到了瓶颈,外输含水维持在3%难以继续降低。2023年,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局出发发挥群体效应,统筹开展作业公司内各油田分离器技改提效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副总经理王国弘同志组织,奔赴各个平台进行现场调研,与现场人员开展技术讨论,参数分析,梳理瓶颈。最终结合各油田实际工况,系统排查出各重点油田分离共性问题,制定了以恢复或提升分离器脱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技术路线。技术改造实施后,提升了原油分离器总体处理能力达到了增储上产的工况需求。技改完成后,作业公司各重点油田原油分离效率都得了显著提升。特别是绥中36-1油田CEPK平台,原油分离器油水相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原设计标准,在极大降低流程药剂和日常维保成本约1300多万/年的同时,油田外输含水实现了降至1%的历史突破,完成了平台外输含水的最终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