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2023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海油重要子企业获奖

2023-08-17 10:45     来源: 石油Link     中国海油
近日,2023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经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学术委员会评审,中国海油重要子企业——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技服公司”)组织申报的数字化成果《基于网络协同扩列模型的数智安全产品多态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在全国百余项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中国油气人工智能优秀案例”。今年,该奖项在全国范围内仅评选表彰18项,中国海油此项数智安全类产品榜上有名。

2023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优秀案例颁奖现场 供图 安技服公司近年来,作为中国海油唯一一家 专业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2021及2022年度连续两届国资委“双百改革”标杆企业,安技服公司紧紧围绕国家要求和新一轮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数字化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数智赋能,突出创新驱动,融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在数字浪潮中抓住产业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契机,突破改革发展、技术攻关各项难题,向“掌握核心技术、锁定领先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

安技服公司一项目荣获2023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优秀案例奖 供图 安技服公司

精布局、强队伍,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安技服公司聚焦安全应急技术服务领 域 ,坚持做精做优做强,充分发挥业务优势,以“2+3+6”业务体系为导向,精准促进数实融合,以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石油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时代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组织建设上,通过大刀阔斧优化配置资源,按照专业化、区域化、研发支撑等机构分类施策,安技服公司将业务单元由42个优化为30个,组建全新的数字化转型一体化支撑机构——产品与数字化事业部,专项建立“智安创新工作室”,设立“专家决策中心”,以“一部一室一中心”汇聚专业科技力量对内提供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对外开拓数字产业化模式路径,构建产品、业务、技术、服务多维度耦合的组织结构。

创品牌、建平台,打造高标准数字化转型生态

通过启动品牌化战略,安技服公司按照“形象统一、标准一流、品质卓越”的原则,开展“智慧大安全”系列品牌建设,打造“中海智安”“中海智教”特色产品体系,构建“海平线”“赛迪安”“海宝”等八大数智产品线,并成功在大国重器“深海一号”等国际影响力工程上投用,促进品牌建设提档升级,为公司业务纵深发展保驾护航。在产品平台建设上,安技服公司稳步推进高科技产品体系建设 ,致力于打造“软硬兼备 内外兼修”的强引擎平台,覆盖“海、陆、空”立体化产品序列。目前,安技服公司已创新数字办公、智慧财务、项目管理等18项管理工具,健全完善“环境、设备、人本”三大方向的16项核心产品能力,培植新产品,激活业务向更高技术水平、更高生产率和更高附加值的业务活动转移。

促创新、增质效,破解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难题

安技服公司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兴企”“数智强安”不动摇。公司累计投入2.83亿元科研经费,承担国家、省部等各级科技项目126项,实现成果转化收入近4亿元 。此外,安技服公司建立完善了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的科技激励制度体系,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公司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百余名技术人员和数十个创新团队实施了表彰奖励,引导技术人员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高质量、原创性的科技创新活动。下一步,安技服公司将紧紧围绕集团公司“1534”总体发展思路,按照上级单位要求,坚定主责主业,扎实推进实施品牌战略、产品战略,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提升品牌化、产品化价值输出能力,向打造高端智能安全产品系列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为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为加快推动中国海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积极贡献力量。作者:李楠 魏品刚

推荐阅读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亚洲首艘新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在青岛完成船体建造

8月17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青岛完成船体建造,我国深水超大型海洋油气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实现突破。海洋石油122由船体和甲板上的功能模块组成,最大直径约90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最大排水量达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为适应恶劣海况,海洋石油122船体采用了双层底设计,由123个分段组成,包括41个独立舱室,总重达27000吨。由于船体... 2023-08-17

我国海上最大规模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海上安装全部完成

近日,由海油工程青岛场地建造的我国海上最大规模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渤中19-6岸电电力动力平台完成吊装。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下简称岸电二期)四个海上岸电电力动力平台全部完成海上吊装,岸电入海再进一步。岸电二期建设总规模520兆瓦,是我国海上岸电应用工程中油田覆盖面最广、工程量最大、用电负荷最多的一期项目,新建4座海上变电平台,岸电网络覆盖渤中28/34油田群、渤中35-2油田垦利10-1油田、垦利6-1油田渤中19-6凝析... 2023-08-16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化学驱产出液治理取得重大突破

2023年8月,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绥中36-1油田历时十年,在化学驱产出液治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继续领跑渤海油田高质量发展第一赛道。绥中36-1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地区,于1993年投产,是我国最大海上自营油田,其储层具有高孔高渗等特点。随着长期的注水开发,逐渐形成了剩余油高度分散的非均质性油藏,使得采油难度加大。2003年起,绥中36-1油田逐步以化学驱动代替注水开发,通过改变驱替流体的物化性质及驱替流体与原油和岩石矿物之间的界面性质,来提高原油采收率。2010年,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08-14

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开发项目海上平台全部建造完工

8月9日,随着3座井口平台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陆续登船,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简称渤中19-6Ⅰ期)海上平台全部建造完工,标志着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坚实基础。渤中19-6凝析气田是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高产、特高含凝析油的千亿方凝析气田,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探明凝析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项目全面投产后,将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 2023-08-11

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高压气田导管架结构封顶

8月7日,从中国海油有限海南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传来消息,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高压气田开发工程项目——乐东10-1项目导管架结构封顶,为项目按期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乐东10-1项目计划新建一座无人井口平台,其导管架为四腿八裙装,重约3250吨,配套钢桩约4050吨,用于支撑重量1900余吨的上部组块。导管架采用卧式建造、拖拉装船、吊装下水、充水扶正的施工方案。自导管架建造进入总装阶段以来,面对材料到货滞后、工期紧张、恶劣天气等诸多困难,项目... 2023-08-1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