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国际石油巨头重新聚焦上游资源战略

2023-08-07 11:31     来源:中国石化报·环球石油石化     海上油气田油气田开发油气勘探

油气上游业务收益持续增长,石油公司投资风、光、电、氢等新能源效果弱于预期

2023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稳定在相对较高区间推动油气上游业务收益持续增长、全球能源行业面向清洁低碳的转型变革持续推进,以及石油公司投资风、光、电、氢等新能源效果弱于预期等因素综合影响,国际石油巨头重新聚焦勘探开发主业,其资源战略呈现出新特点。

强化上游业务将带来较大收益,投资新能源业务“性价比”不高

对于bp、壳牌、道达尔能源、埃尼公司、Equinor(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国际石油巨头,聚焦上游资源战略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油价仍在相对较高区间持续波动,强化上游业务发展将为石油公司带来较大收益。从国际油价与石油公司利润水平的关系来看,2022年,布伦特原油和WTI均价分别为100.9美元/桶和94.9美元/桶,在之前几年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国际石油巨头净利润水平较2021年大幅增长,其中,仅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bp和道达尔能源等5家公司合计净利润已高达19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虽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市场对原油近中期需求增长缺乏信心,但同期布伦特原油和WTI均价分别为82.9美元/桶和74.9美元/桶,依然有利于石油公司上游勘探开发业务获取利润。

二是与传统勘探开发业务相比,国际石油巨头现阶段投资新能源业务的“性价比”相对较低。自从《巴黎协定》《格拉斯哥公约》等全球性气候治理机制生效以来,低碳发展理念在石油行业各个层面深入人心,国际石油巨头均加大了对新能源业务的投资力度,但在2021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回升后,其“性价比”显然弱于传统油气上游业务。以壳牌为例,2022年,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本支出为34.69亿美元,约占全年248亿美元总投资的14%,但经营利润仅为17.45亿美元,约占公司全年整体利润的4.37%;与之相比,其当年在上游石油业务和综合天然气业务领域合计投资为123亿美元,约占全年公司总投资的一半,但利润合计为334.56亿美元,约占公司全年整体利润的83.85%。

聚焦核心目标战略区、资产组合优化、天然气及LNG资产

从近期生产实践来看,国际石油巨头上游资源战略逐渐呈现出“三个聚焦”的特点。

一是聚焦核心目标战略区,在更熟悉的区域以更经济的模式获取更高额的利润。

4月27日,圭亚那环境保护局宣布批准Uaru海上油田开发项目,预计2026年开始生产,目标产量为25万桶/日,是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主导的第五个投资超过几十亿美元的海上油气开发项目,也是近几年埃克森美孚专注本土二叠纪盆地、南美圭亚那和巴西等核心目标战略区并获得良好经营效果的具体表现。

雪佛龙5月22日宣布,与独立页岩油气生产商PDC能源公司达成协议,计划以76亿美元的高价并购后者全部股票及债务。通过此次交易,雪佛龙将获得PDC能源公司在科罗拉多州东北部超过27.5万英亩的区块面积和21.6万桶油当量/日的产量,以及在二叠纪盆地2.5万英亩的区块面积和2.8万桶油当量/日的产量,将进一步巩固其本土二叠纪盆地和丹佛—朱尔斯堡盆地的页岩油气资产核心“阵地”,增加本土页岩油气业务的“规模效应”。

二是聚焦资产组合优化,持续提升低碳排放油气资产在公司经营结构中的比重。

从资产的角度看,部分北美页岩油气资产、深水油气开发资产和部分资源禀赋较好的陆上常规油气开发资产等,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而部分煤制油资产、油砂资产和成熟油田开发资产等,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因此,国际石油巨头通过并购等活动,持续提高低碳排放资产的比重。

以道达尔能源为例,一方面,持续减持油砂等碳排放相对较高的油气资产,如4月被披露计划剥离所持有的加拿大Fort Hills油砂项目31.23%的权益,以及苏蒙特油砂项目50%的权益,并就此与康菲石油和森科尔能源公司开展协商工作;另一方面,今年3月与西班牙石油公司(CEPSA)达成协议,以接近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在阿联酋的部分优质上游油气资产。市场分析认为,收购阿联酋油资产的交易既能将道达尔能源低成本、低碳排放的中东原油产量提高约5万桶/日,也有利于其进一步巩固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另外,Equinor也于今年3月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森科尔能源公司持有的欧洲北海Rosebank项目的全部股份,将公司在该海上油气开发项目持有的股份增至80%,既增持了资源禀赋相对较好的低碳排放海上油气开发资产,也进一步增加了公司在北海地区上游业务的规模效应。

三是聚焦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LNG)资产,进一步发挥天然气业务在石油公司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由于天然气是现阶段面向低碳转型最便捷经济的过渡能源,全球性气候治理活动继续推动国际石油巨头加大天然气及LNG资产获取力度。埃尼公司6月23日宣布,将以49亿美元的高价收购独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海王星能源。交易完成后,埃尼公司将获得海王星能源在欧洲北海、北非、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的大量优质天然气资产,能大幅推进2030年将天然气产量占比提高到油气总产量60%的发展目标。

bp则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分别收购了以色列新地中海能源公司25%的股份。交易完成后,bp能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位于以色列近海利维坦巨型气田和塞浦路斯近海的阿芙罗狄蒂气田等东地中海天然气开发项目,进而发挥公司在浮式LNG作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在LNG营销方面的管理优势,推动主要项目尽快投产,并向欧洲供气。

推荐阅读

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全面投产

6月8日获悉,随着旅大5-2北油田A3H井启泵生产,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全面投产。 2023-06-09

锚定一流 砥砺奋进!中海油各单位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在行动!

奋力迈向世界一流,笃行不怠绘就新篇。各所属单位召开年中工作会议,迅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海油2023年领导干部会议精神,部署下半年工作目标,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各项部署要求的生动实践。有限天津分公司今年上半年,有限天津分公司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加压奋进,渤海油田原油增量约占中国海油国内原油总增量的65%以上,以实干实绩交出上半年优异答卷。下半年,有限天津分公司将围绕六个能力提升和生产经营展开各项重点工作。充分发... 2023-08-08

今年上半年石油勘探投资增加 但发现量降至新低

据油价网消息,常规油气勘探支出正在反弹,今年预计将超过500亿美元,为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运营商仍在等待他们所希望的结果。挪威著名能源研究和商业情报公司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的研究显示,尽管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勘探投资不断增加,但发现量却降至新低。雷斯塔能源估计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勘探公司先后发现了26亿桶油当量的油气储量,比去年上半年发现的45亿桶油当量减少了42%。与去年上半年的80个新发现相比,今年上半年只有55个新发现。... 2023-08-07

全球三大油服巨头二季度集体盈利

能源公司二季度的财报季由全球三大油服公司率先拉开了序幕。近日,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纷纷发布了二季度业绩报告,得益于全球对油田服务的强劲需求,以及海上油气钻探活动的激增,净利润同比均有所增长。斯伦贝谢:二季度净利润为10.33亿美元斯伦贝谢发布业绩报告显示,二季度可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10.33亿美元,一季度为9.3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9.59亿美元,环比增长9.6%,同比增长7.7%。二季度,斯伦贝谢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9.62... 2023-08-07

我国最大的海上自营油——绥中36-1油田一期大型升级改造项目圆满完成

近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在绥中36-1油田生产开发30周年前夕,油田一期大型升级改在项目圆满完成。为保证本次升级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油田一期各平台党支部成立提质增效先锋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辽东作业公司装备管理部经理宫有志同志现场带队,海陆员工齐心协力地奋战,在规定时间内安全顺利完成施工,为油田一期二次调整项目顺利开展和油田增储上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08-0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