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海油为应对“杜苏芮”进入陆地远程控制“台风无人化生产系统”

2023-08-01 09:55     来源:新浪新闻     水下生产系统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田
7月28日上午,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泉州沿海登陆,中国海油各单位迅速响应,启动应急机制,切实把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扎实推进各项应对措施。

台风过境前48小时内,中国海油相关部门启动台风应急响应,海上作业人员提前撤离的同时,相关油气田第一时间切换“台风模式”,进入陆地远程控制“台风无人化生产系统”,智能技术助力海上油田经受住大风巨浪极端天气下不停产的实战考验,科学高效保障油气的稳定供应。

受超强台风“杜苏芮”的影响,该公司流花、西江、陆丰、惠州四个海上油气田的最大风力达到10级、浪高达到5米。中国海油在撤离全部作业人员的同时,尽可能缩短油田关停的时间。撤离行动共动用98架次直升机、32艘船舶,把受台风影响的2267名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接回陆地。

据介绍,台风过境前,海上油气田防范机制全面启动。中国海油综合研判台风走势,动态更新移动路径、强度等变化大的相关信息。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作业与应急经理介绍:“‘十防十空也要防’是我们防台工作的原则底线,我们早在7天前就严控海上作业人员数量,所以能很快把2000多人撤回,并没有造成被动局面。”

在位于深圳的流花油田生产操控中心,撤回陆地的作业人员正在通过远程操控系统对250公里外的海上生产设施进行实时监测与操控,确保中国最大的深水油田群在台风期间也能始终保持正常生产。

据了解,流花油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前每年受台风影响关停时间达7.14天,带来原油产量损失超过8万吨。今年,中国海油进行科技攻关,首创“浮式储油轮+水下生产系统”的自动控制模式,对流花油田设施设备进行改造,使之具备了无人生产能力,可以减少因台风造成的原油产量和经济的损失。

推荐阅读

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全面投产

6月8日获悉,随着旅大5-2北油田A3H井启泵生产,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全面投产。 2023-06-09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旅大16-3油田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降碳措施

自2020年7月投产以来,旅大16-3油田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节能降碳措施,善于开拓全局思维、勇于实施创新举措,持续开展了多项大型节能降碳实践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旅大16-3油田投产以来长期处于边钻边采的开发模式,钻井船长期靠泊平台实施钻完井作业。为充分利用油田电能负荷,减少钻井船能源消耗,油田与钻完井方进行多番沟通交流,安排现场调研、组织专家讨论,提出了利用平台电站为钻井船供电的方案并充分论证了可行性。经过现场改造方案的落地实施,2021年11月7日成功实现平台电站向海洋石油924钻井船反 2023-08-01

神开助力中海油首个无人平台项目

近期,随着中海油最后一口开发井的智能采油树实现远程启动,首个新建无人平台ODP全部开发井顺利投产。该平台作为我国首个自主设计建造的标准化无人平台,是目前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无人平台,其远程复电复产设计可实现应急发电机远程并车、电气开关远程分合闸以及遥控恢复生产等智能化功能。 2023-08-01

中国海油党组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7月31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陕西汉中考察,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强调要持续在学习思考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上务实效,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到公司党的建设、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各领域全过程。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温冬芬、钟庆明、霍健、周心怀、俞进参加会议。汪东进强... 2023-08-01

中海油服自主高效开发高温高压油气田和深水气田的关键“利器”

日前,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完井中心自主研制的切割回收式生产封隔器通过V0等级整机测试,标志着大尺寸高温高压气井开采先进完井工具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此等级测试要求零气泡,测试温度达到了 204℃,气密承压达到了10000psi,是目前国内封隔器测试复杂程度最高、技术要求最严格的认证等级。我国海上高温高压油气田和深水油气田探明储量巨大,其高效开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然而相对于常规开发开采工况,其温度... 2023-08-0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