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关金一指出,秦皇岛市风光资源丰富且还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秦皇岛市新能源发展目标为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使新型能源产业成为秦皇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3年,风电、光伏累计并网力争达到206万千瓦 ;开工建设及开展前期抽水蓄能项目力争达到360万千瓦;力争完成新型储能项目投产10.8万千瓦时;氢能产业产值力争完成10亿元。2024年,风电、光伏累计并网力争达到256万千瓦;开工建设及开展前期抽水蓄能项目力争达到460万千瓦;力争完成新型储能项目投产20万千瓦时;力争氢能产业完成产值20亿元。2025年,风电、光伏及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力争达到350万千瓦。 开工建设及开展前期抽水蓄能项目580万千瓦;力争完成新型储能项目投产38万千瓦时;力争氢能产业完成产值30亿元。2026年,风电、光伏及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达到480万千瓦。 开工建设及开展前期抽水蓄能项目580万千瓦;完成新型储能项目投产58万千瓦时;力争氢能产业完成产值40亿元。2027年,全市风电、光伏及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达到650万千瓦。 全市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580万千瓦;全市储能装机预计达到124万千瓦时;力争氢能产业完成产值50亿元。
未来,秦皇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将继续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与“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协同发展光伏、风电、氢能,安全有序发展海上风电 ,努力构建“风、光、水、火、储、氢”多能互补的新能源格局,依托能源配置优势,借势发展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
还表示要积极发展风力发电。按照国家和河北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对风电发展提出新的目标,以及优化近海海上风电布局,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的工作思路。“十四五”期间,秦皇岛市将积极开发风力资源,大力推进陆上、海上风电项目的谋划和建设。陆上风电坚持“集中与分散开发并重、外送与就地消纳并举”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风能资源,合理优化布局;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扩大装机规模,推进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做好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500MW平价示范项目的开发建设。
秦皇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科科长周芝义指出,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海上风电将是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前景十分广阔,海上风电对电网友好,一方面海上风电不占陆上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海面比较平整,风阻小,平均风速高,海上风电的发电时间长,设备利用率比陆上风电高了一倍,且有一定规律性,有利于峰谷调配。秦皇岛市作为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及可开发海风资源,“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拟分两期工程开发建设 :一期项目容量50万千瓦,场址区域100米高度全年平均风速约7米/秒,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该项目预计于“十四五”末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