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全球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营

2020-06-05 12:45     来源:国际船舶网     罗蒙诺索夫院士 浮动核电站
当地时间5月22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发表声明说,全球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Academik Lomonosov)当天(22日)在俄罗斯远东楚科奇自治区佩韦克市投入商业运营。

俄罗斯已为“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投入约4.8亿美元,该船长144米,宽30米,高10米,排水量2.15万吨,能配备70名左右船员,船上搭载的两座35兆瓦核反应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俄极其偏远地区的工厂、城市及海上天然气、石油钻井平台提供电能。其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石油平台,因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展开了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开采项目。目前,佩韦克港正在积极兴建保证“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正常工作所需的水面和岸上基础设施。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动力采用“泰米尔”号破冰船动力堆的升级版。在发电方面,该船拥有两套改进的KLT-40反应堆,每座发电量达35兆瓦,可提供高达70兆瓦的电力或300兆瓦的热量,供20万人使用。除了核电设施,这个巨型浮式核电站上的海水淡化设备还可每天提供24万立方米的淡水。

推荐阅读

俄罗斯的北极核能应用

1942年12月2日,在恩里克·费米等人的领导下,“芝加哥1号”核反应堆正式建立,人类开启了利用原子能(核动力)的时代。21世纪20年代前夕,随着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融化,人类进入了一个重新认识北极、利用北极的“北极时代”。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上有约30%未发现的天然气和13%的石油资源位于北极地区。原来冰封的“禁区”不断升温,变成各国关注开发的“热土”。 2023-02-2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