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1+X”模块化逆变器,光伏“下海”最优解

2023-02-28 09:45     来源:国际能源网     “双碳” 模块化逆变器 阳光电源 海上光伏项目光伏逆变器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光伏用地日趋紧张,海上光伏已成为市场关注的新方向。海域面积宽广、日照充足、无遮挡,同等电站规模下,发电量高出地面光伏5%-10%,开发空间相当可观,海上光伏将成为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新“战场”。

光伏“下海”面临新挑战

我国海上光伏总装机容量可达70GW以上,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沿海城市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纷纷将光伏开发潜力从滩涂延伸到海面。据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已经确权的海上光伏用海项目共28个,累计确权面积达1600余公顷。

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海洋的特殊环境也给海上光伏项目带来诸多新挑战:一方面,海上光伏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较陆地高,目前预期IRR不如陆地光伏,因此要求更低的度电成本;另一方面,海上高盐雾与高湿、波浪与台风等恶劣环境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运维便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突破这些难题,成为解锁海上光伏发展应用的当务之急。

“1+X”模块化逆变器,光伏“下海”最优解

阳光电源2021年开创行业新品类,推出“1+X”模块化逆变器,兼具集中逆变器和组串逆变器优势,配置更灵活、运维更高效、度电成本更优,浑身“驭”海本领,有望成为海上光伏应用的最优解。

8.8MW模块化大子阵,模块化简运维

“1+X”采用模块化设计,单机模块功率1.1MW,像“搭乐高”一样实现1.1~8.8MW子阵灵活配置,满足海上多样化需求。此外,模块化设计带来了诸多创新价值优势:单机模块化,更高在线率:每个单机模块独立运行,故障时不影响其他模块(设备)发电,保障电站更高在线率,发电损失降低95%;支持整机更换,更高效:通过现场备机,单机故障时可整机快速替换,大大减少停机损失;器件模块化,为运维减负:器件模块化设计,即插即用,无需专业人员维护,提升运维效率70%以上;更大子阵,方便集中运维:最大可支持8个模块并联形成8.8MW大子阵,实现逆变器集中放置、集中运维,极大提升了海上运维效率。

一体机式定制支撑底座,打造海上光伏“停机坪”

传统的设备支撑底座多为独立的水泥筑体,需经过测量、设计、施工、校正等冗长程序进行现场制作,施工周期长,成本高。海上风浪大、盐雾侵蚀严重,传统底座在施工安全、结构稳定性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1+X”模块化逆变器搭配一体机式定制支撑底座,桩基数量由8个缩减为6个,无需传统水泥基础,施工周期缩短了50%,100MW 电站可降低施工成本约100万元。

底座借鉴传统榫卯工艺灵感,与逆变器等设备进行凹凸式嵌连,模块化简易安装,“榫卯”结合严丝合缝,平台整体结构稳定,不惧风浪侵袭。此外,阳光电源业内首创的一体化微孔直流集油器,与定制底座一体化集成,采用仿生微倾角构造,搭配仿荷叶纳米疏油涂层,利用重力让油污自然流向底部,长效存储不漏油,高效分离易维护,零泄漏无污染,有效保护海洋环境。

全方位安全防护,为海上光伏长效护航

针对海上交通可达性差、安全风险大等特征,“1+X”模块化逆变器配置了一系列安全智能监测及关断技术:24小时交流绝缘阻抗监测模块,快速定位故障,实现线缆故障自保护,及时避免燃爆事故发生;拉弧智能识别算法,智能分析组串的电压电流数据,快速、准确预判直流并联拉弧隐患,40ms内完成检测并关断,有效保护电站及人身安全。

此外,针对海上高腐蚀、高湿热环境,“1+X”模块化逆变器采用 IP65防护、整机C5防腐,高度防水、防腐蚀,恶劣环境下耐受性能强,保障设备全生命周期可靠运行。

阳光电源是业内率先“下海”的创新引领者,截至目前,逆变器近海应用累计已超1GW,拥有丰富的海上应用经验。大型陆上光伏项目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面积和土地资源,而海上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推荐阅读

山东:到2023年底基地在运在建光伏装机300万千瓦以上

2月7日,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启动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创新采煤塌陷地产业治理新模式,加快打造生态修复、产业融合的“光伏+”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工济宁时代永福、菏泽中鲁等项目,建成华电肥城、华能嘉祥等项目。到2023年底,基地在运在建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 2023-02-08

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 打造一体化智慧能源岛

山东大力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探索建设“风光储”一体化智慧能源岛,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2023-02-07

山东: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新增风光大基地项目

2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的通知》。 《通知》指出,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安排协调机制,加快2023年提前下达的2184亿元专项债券发行,力争上半年全部使用完毕。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煤炭储备设施、抽水蓄能电站、深远海风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村镇可再生能源供热等领域项目谋划储备,新增支持煤炭储备、新能源以及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优质项目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 2023-02-06

山东:加快推动海上风电光伏项目,做好用海手续办理

根据通知,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重点推进国家能源渤中B2、国电投半岛南U1等项目。积极推动中广核烟台招远HG30等首批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开展漂浮式海上光伏试点示范。大力推动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积极争取华能沾化滨海渔光互补、国电投寿光多能互补等项目纳入国家新增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并加快实施。推进中鲁菏泽光伏发电、济宁时代永福渔光互补项目等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项目建设。适度推进陆上风电项目开发。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 2023-01-25

国家能源集团筹备1GW海上光伏项目

1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国华投资山东公司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勘察设计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 据招标公告显示,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海域,工程装机容量为交流侧1000MW,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本项目光伏交流侧装机容量为1000MW,配套储能装机容量为900MWh,包括齐河100MW/200MWh和东营200MW/700MWh两个储能电站。 2023-01-1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