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深海一号”大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50亿立方米

2023-06-26 08:29     来源:海洋油气网      深海一号 海上油气田

6月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两周年累计生产天然气已突破50亿立方米。“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于2014年勘探发现,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大气田正式投产。“深海一号”大气田总监李治介绍,通过技术改造,“深海一号”大气田已具备台风天遥控产气能力,每年可增加产量约6000万立方米。“我们正在建设‘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投产后整个‘深海一号’大气田高峰年产量将提升50%。”

推荐阅读

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全面投产

6月8日获悉,随着旅大5-2北油田A3H井启泵生产,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全面投产。 2023-06-09

研究总院创建智能监控系统,赋能渤中26-6油田

近日,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在此次渤中26-6油田开发一期项目中,研究总院工程智能化专项工作组大力开展智能化方案设计,为海上油气田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智能分析预测技术成为保障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研究总院工程智能化专项工作组提前布局、首次进行智能化方案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基本设计方案设计,推动了一系列智能化技术在设计阶段落地。在渤中26-6油气开发项目运用智能安防技术、人员精准定位系... 2023-06-27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超深水液压打桩锤完成海试

6月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超深水液压打桩锤完成海试,这个体长近6层楼,重量堪比160辆家用小汽车的大家伙,每分钟能打击25次,作业水深可达2500米,填补了我国深海开发核心装备技术的一个空白。海洋油气开发的各类生产平台要在海上站稳脚跟,不仅要能够抵抗强大的台风袭击,还要在涌浪的频繁冲击下保持稳定,深深扎根海底的钢桩如同定海神针,帮助平台稳稳立于风浪之中,钢桩就好比平台的地基,在海底打地基离不开打桩锤的捶打,尤其在深水进行打桩作业,除... 2023-06-27

打通海上智慧油田的“信息大动脉”

看到专家组“同意通过验收”的意见后,中海油研究总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钻完井)李中松了一口气。李中牵头的“海上油气井在线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近日通过验收,成果获得专家组高度肯定。1000多个日夜的鏖战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从无到有,李中团队系统构建海上油井高精度、高密度、多维度一体化监测和控制理论体系,提出自主的测量、传输、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通海上智慧油田的“信息大动脉”。 2023-06-26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OC2023)在深圳隆重召开!

今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OC2023)在深圳隆重召开!由于中国碳中和的政策体系陆续出台,对海洋油气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数字化技术对提升海洋油气发展效率与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基于此,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上,中国海油新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鲍春莉女士 主持了关于“双碳”目标下海洋油气产业链转型和升级 的圆桌讨论。 2023-06-2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