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青岛坚持自主研发,构筑海洋经济新优势

2023-06-25 10:39     来源:经济日报     海洋经济海洋装备

青岛坚持自主研发,构筑海洋科研高地。走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赶实验、忙研发。海洋所工作人员说,经过多年攻关,他们打破国际垄断,研制出国际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并在我国南海实现常态化科考应用,推动我国深海热液原位探测观测走在国际前列。

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蓝色药库”的海洋药物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在研新药达40余项。“这是我国‘蓝色药库’开发的又一实质性进展,向着实现‘蓝色药库共同梦想’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说。

目前,青岛集聚国家深海基地、崂山实验室等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57家,规上涉海企业2700余家,海洋人才约37万人。建立了全国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产出了全国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向深海进军,向未来布局,青岛正加快打造海洋产业高地。青岛在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均有布局,在15个主要海洋产业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80%产业规模居山东前列,部分海洋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青岛正推动海洋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向全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发展。”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建设海洋开放高地,青岛优势突出。山东省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聚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已连接起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

近年来,青岛扩大“港口+贸易+金融+物流+航运”全链条优势,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2022年,青岛经贸合作遍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略海洋,青岛已确立新目标,将力争到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4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约33%。

推荐阅读

亚洲第一海洋油气平台总装建造正式启动

6月23日,位于珠海市金湾区的中海福陆建造场地,随着重达483吨的底层甲板片缓慢起吊、精准就位,流花11-1平台上部组块总装建造正式启动。该平台作业水深324.5米,在海洋固定式平台领域排名世界第七、亚洲第一,将服役于我国南海的流花11-1油田。流花11-1平台是一座集钻井、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多功能海上油气钻采平台,由上部组块及一座深水导管架组成。上部组块共三层甲板片,包括钻机模块、泥浆模块、生活楼、原油一级处理、生产水处理等多个主... 2023-06-25

《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

6月20日,《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这是我省连续第三年发布的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山东省海洋局副局长王振坤,海洋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处长武凌云,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处负责人苏庆猛和山东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主任于宁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06-25

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元关口!

6月20日,《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22年,该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元关口,达到16302.9亿元,同比增长7.6%。山东“蓝色引擎”作用持续凸显,海洋生产总值占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矿业、盐业、化工业、电力业、交通运输业七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中国第一。 2023-06-25

支持推动国轮国造 金融租赁发挥融物优势 助力我国航运强国建设

金融租赁公司作为与实体经济需求结合最为紧密的金融机构之一,以融资兼融物的特色属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立足实体、贴近实物、融入实业的发展方向,在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航运业务、航空业务、绿色租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缓解了金融供给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了金融租赁力量。 2023-06-22

2023中国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宁波论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海洋强国建设,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海洋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与宁波大学联合主办,将于2023 年 8 月 11-13 日 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2023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发展 · 宁波论坛 ”。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3-06-2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