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助理秘书长、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新能源产业研究室主任江华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新能源装机需求的增长,开发场景也愈发多样化,海上光伏成为了行业拓宽的新方向。今年以来,浙江、福建、河北等省份就海上光伏进行了相关探索与储备,在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中东部地区,海上光伏将成为新能源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需要注意海上光伏仍然面临着技术、手续办理、施工、运维、特殊气候环境以及经济性等多方挑战。”
事实上,海上光伏已经成为全球普遍认可的应用形式,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发展中心副主任崔琳介绍到,“全球海上光伏潜在容量约4000GW,我国海岸线漫长,海上光伏理论可安装量超70GW。在具体利用形式上可分为桩基式和漂浮式,都能与养殖业相结合。”
发展前景向好的同时也要注意海上光伏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光伏用海确权,截止今年5月,我国实际确权的海上光伏项目仅为28个,其面临着用海案例少、实际经验不足、配套政策不足以及缺乏专项规划等用海问题。另一方面则是面临着海洋环境风险,例如烟雾与高湿、海风与海浪、恶劣气象条件以及海洋灾害等,这些环境风险则带来了技术、经济等多方位的挑战”,崔琳补充到。
面对海上光伏的诸多挑战,中国交建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港航所副所长张虎平则就消浪与海上基础施工要点进行了分享。“随着光伏由内河拓展到远海,其面临着风浪大、冰荷载的问题,通过消浪设施可以为光伏营造一个平面区域。消浪设施的构建则要考虑掩护水域面积、波高、回淤速度、地形以及工程投资等一系列要点。需要注意的是,南北方海域环境不尽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精细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