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撑风电走向深远海

2023-06-07 09:09     来源:经济日报     国网经研院、 海洋输电技术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路径。随着海上风电开发向深远海迈进,如何保障电力稳定送出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截至5月22日,由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经研院”)承担成套设计与工程调试的我国首个远海风电经直流送出项目——江苏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工程(以下简称“如东工程”)已安全稳定运行513天,实现年上网电量约26亿千瓦时,相当于约105万户家庭年用电量,为海上风电深远海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

向深远海挺进,就意味着更远的输电距离,风电大规模并网成了难题。“传统交流传输方式受电缆充电功率限制,仅适用于近海小容量风电并网,而远海大容量海上风电必须采用柔性直流并网技术。”国网经研院直流技术咨询中心主任李明说,在2016年以前,远海风电柔直并网技术仍被国外长期严密封锁,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

为攻克该难题,国网经研院组建了远海风电并网技术攻关团队,相继攻克高压大容量远海风电“源—网—直”交互协同、直流系统构建、成套装备研发和工程设计实施等重大技术难题,完成高压大容量远海风电柔性直流系列创新,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

国网经研院如东工程项目经理赵峥介绍,“源—直—网”交互协同难,主要因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孤岛柔直受端单线、长距离馈入电网,海上风电场无滤波装置,系统耦合特性复杂、谐波劣化严重。攻克该难题后,可以确保百万千瓦柔直在多故障工况下平稳穿越,同时可有效化解海上风电接入柔直系统的宽频振荡风险。

该团队根据海上柔直环境恶劣、平台空间布局紧张、运维工况复杂的特点,研发出满足高可靠性、强适海性与免维护等需求的柔性直流系统构建技术,在保证系统安全前提下,柔性直流过电压、海上设备空间比国外均降低10%以上,大幅降低了核心设备与海上换流平台的设计制造难度和整体投资水平。

因为缺乏高压大容量直流耗能装置、海上换流阀等适海设备,工程进展受到严重影响。该团队提出了高性能、低成本的海上风电柔直核心设备设计标准和研发技术规范,支撑国内设备制造单位成功研制出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耗能装置、世界首套轻型化适海型±400千伏换流阀等,直流耗能装置投切电压波动小于3%,成本和尺寸比国外分布式装置均降低30%,海上换流阀尺寸和重量比陆上分别降低15%和10%。

“这些研发成果填补了我国远海风电柔直送出领域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在远海风电柔直并网领域的技术封锁,是我国远海风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李明说。

据介绍,如东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柔直工程,额定直流电压为±400千伏,额定容量为1100兆瓦,在破解远海风电大规模消纳难题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创造了8项世界第一,对我国大规模远海风电开发建设具有重大示范意义。国网经研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郭铭群表示:“柔性直流具有自主构网、灵活可控等优势,可破解交流送出容量、距离受限难题,是目前百万千瓦、百公里级海上风电并网消纳的最优手段。”

预计2030年,我国远海风电并网规模将超过1亿千瓦。目前,多条远海风电柔直并网工程已进入可行论证阶段,柔直并网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随着我国海上风电从高补贴阶段进入平价上网时代,降低远海风电的开发利用成本成为首要任务,亟待研发轻型紧凑化并网设计技术。

“目前已开发出轻型化主回路设计技术,攻克了‘阻—感—容’暂态特性全局优化设计方法与百微秒级超高速保护协同方法,提出了多路径核心设备功率密度提升技术,使海上平台的尺寸、重量相比如东均降低40%以上,使工程的总体投资水平降低30%以上,可实现柔直成套装备轻型化、海上平台紧凑化、工程投资低量化的整体设计目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安全、可靠、经济送出奠定技术基础。”赵峥介绍。

业内人士表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因海缆线路输送容量大、损耗小,使用寿命长,输送距离基本不受限制,可有效解决海上风电场大容量、远距离输电问题,对未来我国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和远海大容量风电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王轶辰)

推荐阅读

《海上风电电网:下一个前沿阵地》报告确定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增长和创建网状海上风电电网的短期至中期行动计划

近日,欧洲风能协会和日立能源合作编写的《海上风电电网:下一个前沿阵地》报告,描述了整个欧洲海上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机遇和挑战,以及为实现欧洲海上风电目标的推动因素。为此,报告确定了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增长和创建网状海上风电电网的短期至中期行动计划。 2023-05-16

一根电线一部中国海洋输电发展史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4次飞跃,舟山不但用上了“大陆电”,还研发出世界首根500千伏交联聚乙烯交流海缆,用“中国智造”解决了海洋输电世界难题。东海之畔,2085个岛屿,1470公里海底电缆,串联起海岛的光明,承载起新区腾飞的希望。从孤网发电到大陆联网、再到全面进入超高压时代;从柴油机、火力发电到海上风电、滩涂光伏、潮流能再到国际领先的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舟山一步步从封闭落后的海岛成长为对外开放、经济繁荣的新区与自贸区。在每一根电线的背后凝聚着数代舟山电力人筚路蓝缕、开拓进取、技术创新的时代精神。 2023-05-04

202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4月8日-9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主办,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清能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2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厦门成功召开。 2023-04-12

徐政:海上风电送出的八种典型方案及其关键技术问题

2023年4月8日,第一届“海上风电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厦门召开。会议主题为“海纳百川 风驱未来”。《中国电力》杂志社作为支持单位之一,全程跟踪了会议论坛报告发布。会上,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电力》编委徐政做了题为“海上风电送出的八种典型方案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的报告 ,本刊征得专家同意,与大家分享。 2023-04-10

日立能源携手派特法,推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加速并入欧洲电网

近日,日立能源宣布将携手全球领先的能源服务公司派特法,为荷兰和德国输电系统运营商TenneT提供多座海上和陆上高压直流换流站及配套的基础设施,推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加速并入欧洲电网。日立能源依托其率先在全球应用的高压直流技术,携手派特法与TenneT签署了为期数年的框架协议,为其关键的海上风电“2GW项目”提供支持。 2023-04-0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