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各地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办函〔2022〕39号),及时总结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做法,我们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中广核集团、光伏行业协会、风能协会等单位开展了案例解读编制工作,形成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拟按章节以连载方式陆续发布,供大家在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参考。3月、4月已分别发布第一、第二、第三章内容,现发布第四、五章内容。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
联系方式:010-81929522/81929525(传真)
电子邮箱:xinny@nea.gov.cn
附件: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第四、五章
《<实施方案>案例解读》编委会
2023年5月18日
部分节选: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将“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列为一项重点任务,并提出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风电技术研究、开发15兆瓦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远海深水区域漂浮式风电机组;建设晶体硅/钙钛矿、钙钛矿/钙钛矿等高效叠层电池制备及产业化生产线,开展钙钛矿光伏电池应用示范;开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等研究工作。
案例4-2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海上风电跨越式发展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跨越式发展,深远海将成为主战场,漂浮式技术已经成为海上风电最前沿的技术。“三峡引领号”漂浮式风电机组是我国首台半潜浮动式海上风电系统装备,也是全球首座抗台风型漂浮式风电机组,单台装机容量5.5兆瓦,主要由半潜式浮体、系泊锚固系统、风电机组及塔筒、动态电缆和智能监测系统五部分组成。
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在我国尚无先例,早期投运的机组为基础形式,在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缺乏经验,加之项目场区海洋水深较浅,台风多、风力大、地形条件复杂,对首台系统示范提出了极高的挑战。项目采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方式,研发出漂浮式风电机组-基础-系泊系统一体化分析技术,突破了一体化设计壁垒;使用破断力达14500千牛的国产浮式风电单股系泊钢丝绳,应对超浅水环境;对机舱、塔筒进行特殊减阻减震设计,可抵御17级台风;采用1.18公里的35千伏动态电缆以及配套附件,解决了电缆干涉、打扭问题。
本项目由上海勘测设计院、三峡能源联合明阳智能、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填补了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多项技术空白。项目依托的三峡新能源阳江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于2018年初正式立项,2020年5月启动试验样机工程建设,2021年12月实现商业化并网发电,年平均上网电量1518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6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