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智研院”)中标德国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这标志着我国高端输电技术首次进入欧洲,将有力带动我国半导体器件、高端电力装备、海上风电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德国当地时间2月14日,欧洲输电网运营商TenneT发出中标通知,确认由国网智研院、美国McDermott、南瑞集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担任“BorWin6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EPC总包商。
经过多轮较量,国网智研院在与ABB、西门子、GE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将在“BorWin6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负责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设计、柔性直流换流阀设计及研制、工程系统联调等核心工作。
“BorWin6工程”是做什么的?
“BorWin6工程”是德国远海风电开发的第18个海上风电工程,是落实德国电力能源清洁化转型的重要工程之一。据了解,该工程计划于2027年底投运,将欧洲北海的海上风电送到德国大陆,项目包括235公里的陆地和海洋线路:约190公里的海缆和45公里的陆缆。
据悉,BorWin6是TenneT在德国北海实施的最后一个采用320千伏技术的海上并网系统,未来项目中将实现向525千伏的技术飞跃和2GW的传输容量。TenneT首席运营官Tim Meyerjürgens表示,该项目是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成本持续下降的一个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是目前全世界海上风电开发的最大市场,TenneT公司是欧洲最大的电力运营公司之一,承建了欧洲约70%的高压大容量海上风电柔直工程,已先后建设了8个GW级海上风电柔直工程,2030年前还将陆续建成累计约17GW的海上风电柔直工程。
柔性直流技术电网升级利器
该技术适用于新能源输送主要原因包括无需无功补偿、孤岛运行,适用于多端系统,因此相对于常规直流应用场景更多。但相应来说,其设备成本更高,为实现多端场景,整体技术难度、系统控制难度更高。并且柔性直流输电占地面积小,海上风电场景下,整个换流站、分压站不能建大的情况下具有优势。
此次项目中标是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地实践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