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万吨,将为粤东海上风电基地 “新能源战场”再添力量,助力汕头高质量发展。
安装54台风机就需要往海底打下54根单桩,由于海底地质条件不同,这54根单桩也需“量身定制”,各根单桩长度为90米到100余米,最长103米,直径为8到9米,沉入海底深度为50米到60米,露出海面部分17米。这些单桩犹如一根根“定海神针”深深地“扎根”在海底,确保海上风机能够稳稳立在海中,即使在复杂海况下也能安全稳定运行。
今年1月中旬该项目开始首桩施工4个月来,施工单位克服困难,抢抓窗口期,加紧桩基础施工,目前已经完成53根单桩施工,今天进入最后一根沉桩施工。尽管天气较热,全体参建人员顶着烈日加快施工,到了下午3点半,专门用于沉桩施工的浮吊船利用起吊设备,将这根桩1836吨重、96.1米长的单根桩缓缓吊起,经过起桩、翻桩、喂桩、自沉、调整垂直度等步骤后,将进入最关键的沉桩作业,即利用液压充气锤进行锤击沉桩。
“沉桩施工时间一般会历时30~40个小时之间,该施工海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每个机位的海况都有较大的差别。之前有一根桩也是因为地质太复杂,我们一共锤击了将近13个小时,锤了将近3000锤。风机基础是单桩,所以说这一根桩打桩的时候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施工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冬雷说。另一个施工单位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副总经理、第六分公司经理刘玉民也告诉记者,“华能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配置的是54台11兆瓦的风机,这是目前在海上服役的最大的单机容量的风机,这对施工过程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们这个项目属于粤东海域,海域涌浪特别大,地质条件也比较复杂”,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亚波介绍,“因此我们科学制定一机一方案,严格执行方案要求,强化沉桩施工安全技术管控,确保桩基各项指标达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