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汪东进赴渤海油田调研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2023-05-19 11:37     来源: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海洋强国

5月17日至18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赴渤海油田管理、科研和建造一线,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力度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中央第44指导组副组长万军一行应邀参加调研。

按照中国海油主题教育“进基层、解难题、促发展”大调研活动安排,这次调研聚焦渤海油田实现2023年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目标及上产4000万吨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座谈访谈、专家调查、大数据分析等形式,调研和梳理勘探开发、增储上产面临的困难和瓶颈问题,指导制订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措施办法。

“怎么继续保持低成本开发优势?”“钻井和浮托资源紧张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岸电下海后,富余的天然气怎么办”……17日上午,汪东进听取有限天津分公司管理层成员结合工作实际讲问题、谈挑战,10余名油田管理者畅所欲言。在座谈交流过程中,汪东进指出,要胸怀大局、立足全局,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自身发展,在履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中勇担当、善作为。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认识前进路上遇到的困难。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神主动解决增储上产进程中出现的新挑战、新问题。

调研越深入,思路越清晰。汪东进一步一步“过筛子”,一点一点抠细节,提出少井高产、提高整体开发水平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随行的总部相关部门同志说思路、谈举措,从新的角度和方向剖析影响油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实实在在把生产难题转化为发展潜力。针对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下步工作,汪东进强调,要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探索勘探开发一体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要从生产需求和资源供给两方面推动问题解决,全力保障油气增储上产。

座谈现场气氛热烈。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拍板,以马上就办的态度解决基层燃眉之急;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多部门协同、多层级联动,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集中攻坚,推动落实……4个小时的研讨,有限天津分公司现场提出的30多个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17日下午,汪东进一行来到渤海石油研究院,赴渤西勘探室看望慰问科研一线员工,了解基层联系点党建工作情况,深入渤西勘探室、渤南勘探室、渤中勘探室以及蓬莱开发室等开展调研。

老区勘探面临哪些新挑战?基础研究的短板在哪里?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怎样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都是汪东进关心的问题。他认真听取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研究破解难题的实招、妙招,逐一协调解决。

汪东进勉励科研人员,要不断夯实渤海油田储量基础,深化地质油藏认识,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解决油田开发生产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要深挖油田潜力,深耕“两提一降”,通过行业交流和精细研究,进一步解决稳油控水难题,提高油田采收率;要找准发展定位,加大优秀科研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加强专业化技术人才的梯队建设,为公司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

加快渤海油田产能建设节奏,推进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需要专业服务公司的支持和保障。18日,汪东进前往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调研数智化建设情况,看望慰问建造一线员工,了解新油田产能建设方面存在的挑战和问题,面对面为工程建设一线排忧解难。

在调研工程建设数智化转型情况时,汪东进仔细查看机器人焊接组合件与人工焊接组合件的差别,细细追问人工“教授”机器人进行复杂工件焊接进展。现场调研后,汪东进与有限天津分公司、海油工程、中海油服天津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各作业区、专业部门代表座谈交流。在了解到“由于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新产业新入职大学生、高端人才引进数量不足”的情况后,汪东进马上回复道:“我们在数智化领域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在人才方面要给予政策支持。”

充分调研后,汪东进强调,要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全力支持配合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为建设海洋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信心,锚定产能建设目标,推进科技创新、数智化发展,在沟通协调交流中促进管理提升;要重点突出、奋力攻坚,走中高端技术服务型路线,引进高素质稀缺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体引智作用。坚决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要加强协调,融合发展,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央企担当。

就持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主题教育在中国海油进一步走深走实,汪东进提出,要持续深化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提出的“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要把主题教育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中国海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凝心聚力。

中央第44指导组成员,有限公司管理层成员,集团公司、有限公司总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推荐阅读

中国海油自主研发HSVP规模化应用的成功 标志着我国随钻测井及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进入“高速”阶段

近日获悉,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璇玑系统高速率脉冲器(HSVP)应用突破100井次,标志着该技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化应用,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提效利器。HSVP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际油服公司对该技术长期垄断的局面,使中国海油成为世界上第三家拥有此项技术的公司,整体性能经天津市科技局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中国海油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璇玑系统技术研发成功是我国石油钻井、测井领... 2023-05-19

李勇赴基层科研单位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做专做优 做精做强 持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整体效

5月18日,按照中国海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基层、解难题、促发展大调研活动安排,中国海油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勇赴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天津院),就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科研攻关成果产业化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科研力度、强化科研合作,主动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做专做优、做精做强,提高科研成果... 2023-05-19

渤海油田首个高压注气平台——渤中19-6凝析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天然气增压平台(BOP平台)实现投用

近日,渤海油田首个高压注气平台——渤中19-6凝析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天然气增压平台(BOP平台)实现投用。该平台投用后,气田将采用循环注气方式。渤中19-6BOP平台是一座4腿天然气增压平台,通过栈桥与渤中19-6WHPA平台连接,设计重量约5100吨,高度相当于6层楼,投影面积约5个篮球场大小,TA正是循环注气的主角。因为TA搭载了两台国内压力最高的海上高压燃驱注气压缩机,出口压力可达 50兆帕。01 注气原因大揭秘是为了解决开采路上的绊脚石反凝析,什... 2023-05-19

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完成接卸

5月1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经过26.5小时现场作业,来自海合会国家阿联酋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马尔文轮顺利在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完成接卸。这船货物是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进口天然气超过1亿吨,其中,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6344万吨。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接受程度提高,油气贸易双方尝试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条件日趋成熟。分析认为,开展国际液化天然气贸易人民币结算... 2023-05-18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稠油热采电潜泵注采一体化技术让海上稠油开采不再“愁”

稠油的特性导致其开采难度较大,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它。数据显示,在世界剩余石油资源中,约有70%都是稠油。我国渤海稠油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21年底,渤海共发现49个稠油油田,稠油探明地质储量占渤海海域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一半以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近日发布消息称,由中国海油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稠油热采电潜泵注采一体化技术在渤海油田现场试验成功。该技术将大大降低稠油热采开发的经济门槛,解决... 2023-05-1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