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科技局局长高峰在致辞中表示,海洋钛合金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探索海洋科学的重要支撑,相信在海洋应用方面,钛合金一定大有作为。
宝钛集团工学博士冯秋元在报告中,对钛的耐腐性、材料腐蚀率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海洋装备用钛、船舶用钛及钛合金牌号及屈服强度、载人球体及潜艇等应用钛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对海洋大气中的耐腐蚀与其他金属进行了对比。他表示,钛在海洋里的耐腐性是最优的。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教授、博导刘介明从海洋新材料产业领域进行了分析 。他从立足产业发展优势、明确产业规划方向、抓住产业发展重点、推进供需精准对接等方面,阐述了全国海洋新材料的专利分析与防护技术材料路线图。他说,应重视海洋用钛等材料专业数据库的建立,持续加大海洋新材料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姜建伟对海水淡化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他认为,海洋工程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智慧海洋”需要高强、高刚、高韧的钛合金。他说,钛合金成为最适宜海洋工程应用的材料,轻量化、长寿命、隐身性、建造性维护性都体现了钛合金的优异性能。
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徐克从国内外海水淡化的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介绍了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形势,谈了钛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前景 。他还对热法海水淡化工程用钛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说,要推动钛材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完善和提升膜法工程中钛制管路系统的配套能力和应用经济。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钛合金研究所所长助理贾蔚菊博士从海洋工程用钛、海军装备、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等领域 ,分析了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用钛的情况。她对中强高塑透声钛合金、中强高韧耐腐钛合金、高强高塑钛合金等不同状态下的钛合金进行科学分析。她说,海洋工程用钛发展机遇与趋势是助力装备向着更高安全性、可靠性、机动性及隐蔽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