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舟山市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抗优质大黄鱼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大黄鱼耐低温新品系选育已选育至F7代,已培育F7代亲鱼1090尾、繁育苗种252万尾,岱衢族大黄鱼优质苗种繁育生产能力每年达3000万尾;开展厚壳贻贝快速生长、耐高温等优良性状选育,以及全基因组测序,促进其资源修复和高适应性育种,并建成舟山渔场特色经济鱼类种质资源场,启动浙北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海洋渔业资源种类与遗传资源丰富,是海水种业的发展资源宝库。”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说,此次多家单位共同组建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是服务“渔都港城”、服务地方战略。希望中心要加快水产种业基础设施水平,建立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立舟山水产种业创新体系建设。
今后,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将重点开展东海特色品种的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活、基因育种前沿技术研发、优良种质的开发和选育、新品种养殖和示范、绿色病害防控体系构建等工作。计划通过3年建设,力争建成东海最大的海洋水产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中心,培育高产、抗逆的海水养殖新品种2个及以上,培育大黄鱼黄金系列和抗寒系列、贻贝黑金系列和甜糯系列,组建育种育苗产业联盟,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引领浙江海洋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