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气田多相流动仿真分析与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油气田测试、设计、施工、调试及全时段在线仪表有效数据,采用全自主研发的热动耦合多相流动模型,通过热-流-力多动特征多参数提取、实现了水下生产井产量实时数字计量,其中蜡沉积、水合物、段塞等流动安全风险达到10秒级预警,并实时反馈最优调控方案,力争实现流动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目前,自研系统已在东方、文昌、流花等海上油气田实现了先导应用,实现了我国海上油气田流动安全智能预警及控制技术的自主可控,有力保障了近千公里海底集输系统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能源安全稳定供给。
“海上油气田协同研究及智能化平台” 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采的综合研究业务实际应用需求出发,着重解决当前油气藏综合研究业务的数据来源纷繁复杂、研究软件和工具多样化、研究成果和知识分散零乱等严重制约多业务研究协同水平的问题。平台建设完成后主要实现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从传统研究模式向协同研究转变、从分散应用向大平台转变、从依赖个人经验向智能化研究转变。通过对平台人工智能支撑层的打造和勘探开发智能研究场景的建设,将重复工作量大、数据处理工作量多的研究过程通过智能模型的建立实现智能、精准的研究,提升海油勘探开发研究的智能化水平。
“海上油气开发数字类比系统创新及应用实践” 以数据增值推动油气高效开发为目的,以地质油藏研究为核心,针对海量数据整合难、海量数据高效检索难、地质油藏研究精度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三大难题,以标准化整合全球1771个典型油气藏数据为基础,创新融合了结构化数据集构建技术、多源海量数据高效检索技术、“物理+算法”双驱动数字类比技术,创新构建了“油气开发类比系统”,实现项目快速评价、开发方案辅助设计、开发指标快速预测,为油气开发领域标准化、系统化、定制化、场景化数据增值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已应用于10余项前期研究项目,节约17600人工时。“油气开发类比系统”入选集团公司2023年首批推广软件,拟在天津、深圳、海南、上海等分公司推广应用,有力推动数据湖中开发生产业务数据在分公司地质油藏研究人员中的应用。
3项获奖应用是研究总院深化中国海油“四个中心”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突出成果。 研究总院将继续筑牢科技创新体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最大限度激发数字化引擎潜能,助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公司。
据悉,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赛事涉及8大行业领域,聚焦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经营管理、用户服务、产业协同等方面数字场景建设,致力于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共3277支队伍报名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