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心怀深海开发之梦 服务“海上巨无霸”

2023-05-02 18:3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浮式液化天然气船 深海液化天然气技术 一带一路

莫桑比克东部海域的天然气储量大、品质好,正成为全球油气合作开发的新兴热点地区之一。目前,中国企业与其他五国企业合作,成立了科洛尔联合公司,在莫桑比克运营世界上首个超深水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项目目前已经成功投产,让莫桑比克成为天然气出口国,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能源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系列报道《大道十年 筑梦丝路》,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参与这个项目的中方人员,看看他是如何为实现中国的独立深海开发之梦积累经验。

4月底,科洛尔联合公司采办部经理唐超第一次前往位于莫桑比克东部海域的浮式液化天然气船。从位于首都马普托的办公地出发,通过南非约翰内斯堡转机,飞往莫桑比克北部港口彭巴,再经过约1个小时的海上直升机飞行,才能抵达浮船。这一趟,花了他两天的时间。看着经他的手采购的一个个部件搭建起来的这艘海上巨无霸,他非常激动。

科洛尔联合公司采办部经理 唐超:我现在就来到浮式液化天然气船上,后面就能看到生产设备,我所在的位置离海边有五十多公里,风浪比较大。不远处还有一艘拖船是专门为我们这个项目服务的,桔红色部分的就是生产区、核心区域。

更让唐超激动的是,看到了由中国设计和制造的火炬塔。

唐超所在的就是世界上首个超2000米水深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年产能超过330万吨。这艘超深水的浮式液化天然气船被称为“海上油气航空母舰”,船长432米,宽66米,高38.5米,集水下开采、天然气液化、储存与产品外输于一体。这个内转塔就是水下开采的关键模块,能够实现在水深2000米的地方进行天然气开采。而直接在船舶上实现天然气的液化,不再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到陆地进行液化,也就是说,通过一个浮船集成多种功能,是这个海上巨无霸区别于传统液化天然气项目的独特之处。

去年11月,首批液化天然气产品发运,该项目实现了全产业链运营,莫桑比克也首次成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这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能源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科洛尔联合公司美方合作伙伴 阿恩·吉布斯:科洛尔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莫桑比克可以首次出口天然气,中国企业在该项目的成功实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组建的联合公司是一家国际公司,我们之间有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

前科洛尔联合公司采办部工作人员 卡斯特罗:这个天然气项目是“一带一路”的榜样,我们有机会学习到很多经验。

1997年从工业外贸专业毕业后,唐超便开始从事外贸相关工作,还在多个非洲国家工作过。2013年,他来到莫桑比克,随后加入了科洛尔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

总重量约22万吨的浮式液化天然气船,光是铺设电缆就超过1000公里。这项海上巨无霸工程所需的物资和设备数量之多以及复杂程度,也是唐超一开始无法想象的。

科洛尔联合公司采办部经理 唐超:科洛尔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甲板面积约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生产设备设施所需要的材料、生活物资、备件等都需要我们采办部采购,每天上船的设备和材料大概有20卡车。

唐超说,这个项目使用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深海液化天然气技术。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立设计和建造。而这个项目的核心设计、核心技术以及核心的施工建造,都由外方承担。参加这个项目之前,唐超就有一个心愿。

科洛尔联合公司采办部经理 唐超:科洛尔一期项目的稳健运行就是我筑梦的开始,来这儿工作的时候我就想,中国什么时候才可以独立从事深海浮式液化天然气船的设计和建造。

在唐超看来,能参与这个项目,除了展现自己的职业技能,更多的是积累经验。

科洛尔联合公司采办部经理 唐超:单一的供应商、承包商是无法完成整个浮式液化天然气船的,当时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世界上可供遵循的先例几乎没有。

没有经验可借鉴,唐超只能自己想办法,多年的外贸工作经验和工科背景,让他不断开拓思路,想到新办法。最终,他与团队里其他国家的成员共同决策,通过设计三套平行方案,择优选取的方式,高标准完成了项目的采办工作。眼下,各方正在加速推进项目二期工程,也就是再建一艘完全复制科洛尔项目的浮式液化天然气船。唐超这次到浮船上,就是对采购项目进行实地调研。

站上这艘海上巨无霸,唐超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梦想。这几年里,中国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建造以及浅海开发上都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在深海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科洛尔项目中,中方就组建了深海液化天然气技术支持队伍,培养专业人才。

科洛尔联合公司采办部经理 唐超:我现在在甲板上,背后可以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炬,希望将来有更多中国公司、中国元素加入到莫桑比克项目中,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的企业的时候都能竖起大拇指,高声点赞。

推荐阅读

贾卫列: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贾卫列——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将氢能定位为国家能源系统的重要部分。为此,中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使用氢能的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的目标,并将在公交车和物流等领域普及氢燃料电池车。中国还提出,在氢能领域推动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西班牙《阿贝... 2023-04-25

康菲石油全球高级副总裁Andy一行到访海油工程

4月21日,康菲石油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Andy一行到访海油工程天津临港智能化制造基地。海油工程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张海涛会见来访人员,公司市场运营部、工程项目分公司、设计院、天津建造分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张海涛首先对Andy先生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表示康菲石油是海油工程最重要的客户之一,相信海油工程的标准化设计、智能制造、快速交付能力和优秀的安全管理水平等,可以为康菲石油提供一流的EPCI总包服务,希望双方能在海外市场开... 2023-04-24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空间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大会召开

2023年3月10日,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空间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大会在天津召开。海洋基金会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贯彻落实,开展了十大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3-03-13

我国自主研发的“神龙3号”多功能模块化海床挖沟机连创两项世界纪录

项目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神龙3号”多功能模块化海床挖沟机、采用3D声呐和浅地层剖面仪,对挖沟数据进行监测,确保了海底管沟成型和埋深达到要求。为确保工程安装万无一失,项目还采用超过行业水平的高精度法兰测量仪和高精度水下定位系统等技术设备,实现水下30米单点系泊系统关键装置与海底管道的毫米级对接,填补了“双通道单点系泊系统”安装作业的技术空白。工程投产后,将解决孟加拉国10万吨级以上油轮无法靠港卸油的难题。 2022-06-13

中国海油参建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在巴西投产

记者5月3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参与建设并拥有权益的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梅罗(Mero)一期在巴西顺利投产。该油田项目是中巴两国深入合作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海外油气上产的重要增长点。 2022-05-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