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甬江实验室
在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的甬江实验室骆驼园区,施怡伟一行调研了实验室科研现场(K1厂房),参观新型显示与感知研究中心、精准光子集成研究中心、材料分析与检测平台、3D数字制造创新中心以及移动展厅,并向甬江实验室纪委书记朱渊等人了解团队建设及科研进展。
甬江实验室于2021年5月揭牌成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聚焦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成立以来,实验室已从世界顶尖学府、国际一流研发机构引进了16支科研团队,人员总数达304人,其中三分之一为博士学历。实验室聚焦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两大方向进行科研布局,目前已成立新型显示与感知技术研究中心、3D数字制造创新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主要集中在集成电子信息、仪器装备、精细化工等领域。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科研的方式,实验室快速推进科研工作,在光固化3D打印、SiC涂层托盘等局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科研成果。同时,实验室布局建设材料分析与检测平台、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平台、材料数字化平台等6大科研平台,其中材料分析与检测平台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营,服务企业和科研院所100余家。同时,实验室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模式,实行“L+C+N+P”组建模式,与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精准对接,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目前已有多家知名高校和企业在甬江实验室建立协同创新中心。
第二站宁波材料所
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施怡伟一行参观了展厅和工程中心,详细了解该所围绕“材料研究”,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有力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成为新材料及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技术提供者的做法,并与材料所研究员尹宏峰等人展开交流座谈。施怡伟一行不时进行询问,对宁波材料所促进宁波乃至浙江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贡献表示赞赏,并希望材料所加大对金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持,寻求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模式。
宁波材料所成立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由此实现了浙江省内中科院系统研究所“零”的突破。成立以来,紧密结合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先后布局了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生物医学工程4大领域。经过十几年努力,逐渐形成了材料应用链、科研技术链、人才培养引进链相辅相成、“三链融通”的科学布局,在磁性功能材料与器件、涉海极端环境使用材料、高性能纤维与结构-功能复合材料等科研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了重大支撑。至2022年12月底,共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近6100项,累计申请专利近5900件,授权专利近3200件,连续七年入选全国研究机构专利十强。同时材料所还增挂了“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牌子,为全省工业企业产品设计质量提升作出不懈努力。目前全所员工1200多人,其中院士6人。截至2022年12月,获得各类人才计划支持1050人次,2020年获批“科技部海外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浙江省首家)。拥有10个研究生学位授予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研究生2250多人。建立了公共测试、专业研发、工程化、先进制造等四大类支撑平台,拥有近10亿元的先进科研装备;建成中科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稀土永磁材料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各类平台40个。与企业开展了多元合作,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初步打通成果转化通道。目前,与国内1500多家企业和全球250多个知名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实现了大尺寸单晶金刚石、非晶软磁带材、神经康复机器人、弹性电子传感及其器件、智能全向移动机器人、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等1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第三站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
在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的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施怡伟一行听取了科研人员关于中心的介绍,详细了解中心面向我国石墨烯产业的薄弱环节,围绕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工业节能、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聚焦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的做法。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坚持“让石墨烯走进生活”的宗旨,从事石墨烯等新材料技术、电气设备技术、机械设备、环保技术等领域内的技术研究、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专利运营;从事石墨烯、石墨及碳素等制品及其应用产品的开发运用,建设研发设计中心、行业服务中心、协同创新基地、国际合作基地等四大能力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及行业公共服务等创新能力建设。
第四站中国兵工学会材料专委会余姚服务站
在位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塑料研究院的中国兵工学会材料专委会余姚服务站,施怡伟一行参观了展厅,听取了服务站相关负责人刘小龙等人的建站工作介绍,详细了解该服务站集聚中国兵工学会专委会的科技资源优势和创新要素,加快军民深度融度发展,构建高层次科技创新与研发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市场开拓、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做法,对服务站立足余姚地方经济实际,依据企业需求与意愿,不断开展决策咨询、引智引才、转化合作、学术交流,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国家队”优势作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中国兵工学会材料专委会余姚服务站建站以来,通过技术交流、技术培训,与余姚市商会、塑料行业协会合作等方式了解掌握企业的技术难题和创新需求,为企业推荐和引进专家,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并为当地多家含塑企业进行改性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合作,有力地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五站宁波市科协
调研期间,金华、宁波两地科协还就新材料工作进行座谈交流。宁波市科协党组书记方巍对施怡伟一行前来调研表示欢迎,对金华近年来在磁性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表示肯定。他说,宁波和金华各具特色和优势,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科技协同协作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希望甬金两地科协多走动、多交流。
宁波市经信局一级调研员孙国先介绍了宁波新材料产业基本情况、布局谋划、配套政策和经验做法。她介绍,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与先导,也是国家面向未来确定的战略必争领域之一,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全国领先,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明显龙头企业细分领域竞争实力强,发展态势良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不仅有利于破解瓶颈制约、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
施怡伟感谢宁波市科协对此次调研活动的支持,他表示,宁波市是全国首批7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近年来,宁波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的标志性产业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在化工新材料、金属合金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功能膜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研发与应用等领域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非常值得金华学习。这是一次学经验、拓思路、促提升的学习之旅、取经之旅、收获之旅,让人深受感触与震撼,既学习到最前沿的新材料知识,拓宽了思路、收获了宝贵经验,也找到了差距、得到了启发、激发了干劲。施怡伟希望甬金两地科协组织能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频率,加大科技协同创新力度,共同为全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献智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