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合光能供货的的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15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顺利并网。项目采用至尊N型700W+组件,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15万吨。辽阔的水面上,一片片深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板下波光粼粼,鱼虾悠然游弋,上演出一幅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因势利导 渔光互补激活蓝色经济新动能
裘村镇南临象山港,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适宜的养殖环境让这里的水产养殖业颇为发达,虾、蟹、贝类等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作为宁波市本年度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及浙江省重点“绿保稳”工程,因势利导,该项目巧妙利用当地约2700亩的鱼(虾)塘资源,在不改变水域用途的前提下,做到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项目依托当地丰富的鱼塘资源,创新采用“上发电、下养殖”的模式,光伏板架设于水面2.5米以上,有助于保护水质,抑制藻类繁殖,保证鱼类的生存空间及氧气供应,同时通过水体反射提升发电效率,形成“清洁能源+生态养殖”的复合收益模式,实现对空间资源的立体应用。
向海而行 至尊N型700W+组件可靠引领
因项目毗邻港口,直面海洋环境带来的考验。此次采用的至尊N型700W+组件可靠性升级,可承受沿海地区常见的强风载荷,保证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能稳稳发电。
天合光能在海上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领先,从材料到制作工艺全方位考虑海洋环境适应性。针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天合光能联合行业一起开发了双镀膜玻璃和创新型共挤POE,并率先引领全行业实现规模化量产。相比单镀膜,双镀膜玻璃不仅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功率,还能使组件在高温高湿、海水浸泡、高紫外等严苛环境条件下都具备更优的耐候性。同时,天合光能也对海上光伏场景下使用的接线盒做了更优的材料选型、加工工艺和过程控制。组件接线盒达到IP68防护等级,配合专用防水线缆,确保在潮湿环境下的电气安全。
凭借组件优异的可靠性表现和在海上光伏技术研究方面的领先性,天合光能于2023年5月获得了由TUV莱茵颁发的全球首张海上光伏认证证书,成为全球首家获得该证书的光伏企业。针对海上运维难度大的特点,组件设计了更高的可靠性标准,显著降低运维频率和成本。在系统适配方面,组件凭借700W+的高功率特性,有效减少支架、电缆等BOS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优的投资回报。
持续领先 TOPCon 2.0高能护航海光场景
随着TOPCon2.0技术的升级,项目采用的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功率持续提升,量产功率最高可达740W,将给电站带来更高的组串功率、更高系统装机量和发电量,显著降低系统BOS成本和度电成本。
由于海上多云、多雾天气较为常见、太阳光照波动频繁,因此,低辐照性能更优的组件是海上光伏场景的更佳选择。凭借优异的弱光响应能力,至尊N型TOPCon组件可实现全天候的持续高效发电,为电站收益保驾护航。
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的领先者,天合光能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不同应用场景最优解,精准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持续创造更大价值,引领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