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为全国“十五运”采集深海可燃冰火种提供平台装备支持的中集“蓝鲸1号”,全球首个碳纤维索网结构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集光卓擎一号”,在深中通道建设中屡创世界纪录的全球安装能力最大、沉放精度最高、性能最先进海底隧道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号,“海上油气超级工厂”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全球首发在即的鳍源科技8K超高清FIFISH E-GO影视级水下机器人……10月28日至30日,超300家涉海企业、科技企业集结深圳,亮出最新涉海科技产品,依托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国家级平台,竞展海洋经济向“新”向“质”向“深蓝”的强劲动能。

聚焦科技前沿 竞秀海洋硬核产品
步入蓝色展馆,中国交建的工程船舶模型令人惊叹: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突破大型驳船无法深入河海浅港瓶颈;世界最大单臂全回转起重船“振华30”轮,是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大国重器”;世界一流风电安装船“海峰1001”号拥有多项“国内之最”,推动海上风电建设走向深远海。
这仅是中国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围绕“数智深蓝”主题,本届海博会设置四大核心展区和三大高潜力应用领域,覆盖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呈现海洋产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7号馆内,招商局等龙头企业深耕港航物流与基建;深圳移动打造5G等新型海洋信息基础设施;深圳联通展示海上安全等全栈式解决方案。华为、震兑工业、智慧海洋、朗诚科技、深蓝技术、中科探海等展示了在海洋电子信息、水下机器人、海洋生态监测等领域的国家专精特新技术和产品。5号馆内,海洋能源产业链元素丰富,中国海油“深水舰队”的高端海工装备与勘采技术,中集集团的多个“全球首个”光伏平台新品,深圳能源集团等展示海上风电、海水制氢等前沿技术,鞍钢等企业的高性能海洋新材料首发等,吸引众多专业观众商洽。
搭建创新硅谷 孵化海洋新质生产力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本届海博会上,地方政府、央企国企、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百川汇流,共同搭建创新“硅谷”,孵化海洋新质生产力。
“全球单港最快实现2亿标箱”“业界首个利用AI优化靠泊船舶装载计划系统”……深圳港集团展厅擘画了其率先打造“深圳海洋硅谷”的蓝图。深圳港近年来积极向“海洋经济综合服务商”战略转型,构建了“平台+场景+联盟+基金+服务”的海洋产业生态。
宝安区作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国际化湾区海滨城,组织13家海洋实力企业参展,向全球客商勾勒海洋产业脉络、海洋新城和大铲湾片区空间载体,以及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海洋新城开放水域测试场等科研服务支撑平台。
此外,在“三海一核”领域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再次参展,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宣介海洋科创力量和成果。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推出蓝色金融创新产品体系和优惠政策,以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