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28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简称“中国海博会”)在深圳隆重开幕,这场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的盛会以“数智深蓝 共创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汇聚超300家行业龙头企业、科技企业,同期举办多场高端峰会论坛,打造海洋经济交流合作平台。

海洋新材料技术论坛作为本届中国海博会—海洋能源融合发展大会系列论坛之一,于29日成功召开。本次论坛分为工程与装备材料专场和防腐技术专场,分别于上午和下午举行,工程与装备材料专场由大会组委会、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海洋能源共同主办,海洋防腐技术专场由大会组委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能源共同主办。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宝武、鞍钢集团、宝钛集团、首钢技术研究院、中石化仪化、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深圳市腐蚀与防护学会、海虹老人、金陵特种涂料、信和新材料、长园长通新材料等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产业链有关企业的专家学者及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的论坛,共同围绕海洋新材料在工程装备及防腐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上午的工程与装备材料专场由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海洋用钢研究所所长王学敏主持。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李秀程率先登场,带来了题为《极地装备用低温服役钢铁材料的数字化组织设计》的精彩报告,他深入剖析了极地环境下装备对钢铁材料的特殊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组织设计提升材料的低温服役性能和抗韧脆转变的组织设计路径,为极地装备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高珊分享了题为《绿色海洋风电用高强度厚板的研制与应用》报告,详细介绍了绿色低碳宽厚板关键技术和高强度厚板在绿色海洋风电领域的创新研制过程及其广泛应用前景,对于推动海洋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报告阶段同样精彩不断。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李广龙介绍了“鞍钢纵向变厚度钢板研制与工程应用”,展示了鞍钢在钢板研制方面的技术突破、应用范围和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案例;宝钛集团—宝钛装备制造(宝鸡)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赵彤围绕“海洋装备钛合金成型技术服务研究”展开论述,分析了钛合金在海洋装备中的核心优势和主流成型技术,介绍了海洋装备钛合金实践案例成果;首钢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殷展鹏分享了“首钢高品质海洋工程用钢开发及应用”,介绍了首钢在海洋工程用钢领域的研发成果和市场应用典型实践;中石化仪化高级专家/正高级工程师王芳则介绍了“干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优势”,为海洋工程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午的海洋防腐技术专场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实验室主任段继周(孙萌萌代讲)主持。

下午的主旨报告环节,段继周主任(孙萌萌代讲)首先带来了题为《海上光伏设施装备腐蚀防护新材料与工程应用》的报告,分析了海上光伏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海洋腐蚀防护的重要意义,分享了海洋新能源设施防腐防污方案与实践成果;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王震宇分享了题为《海洋装备设施集体化腐蚀控制技术研究》的报告,介绍了海洋纳米复合粉末涂料技术以及在线腐蚀监测与安全评价技术,对提高海洋装备设施的整体防腐能力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圳)特殊环境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冷雪松作了题为《海洋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分享了海洋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建设海洋多因素环境与物质作用的研究平台,将为海洋环境下材料/器件服役行为研究和海工装备研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主题报告环节,深圳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秘书长武俊伟博士介绍了“深圳市腐蚀防护产业与技术进展”,分享了深圳相关企业在腐蚀防护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提出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推动腐蚀防护从“经验依赖”走向“数据驱动”;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立文分享了“践行海上新能源防腐解决方案”,针对海上新能源领域的特殊腐蚀环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海上新能源设施防腐解决方案;海虹老人北亚投资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杨王润以“保护客户最宝贵的资产-携手共创未来”为主题,分析了海上风电桩基础市场现状,介绍了海虹老人的实践成果案例与解决方案;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上海围绕“浅谈中国船舶及海工涂料未来思考”展开讨论,分析了发展中国船舶海工涂料的重要意义,分享了信和在船舶海工行业的实践案例;长园长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夏梦军介绍了“新材料在海洋防腐防护的应用”,分享了新材料在海上风电、海洋环境中管道防腐防护以及海洋设施MRO一体化应用案例。
本次海洋新材料技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洋新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与会嘉宾通过深入的交流与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进了工程装备材料和防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洋新材料技术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海洋工程和装备的安全运行与走进深远海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