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25日,第五届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OCCUS)论坛在青岛举行。论坛期间,海洋地质碳封存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海洋地质碳封存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建设的第三个海洋地质碳封存科技创新平台。此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成立了我国首个海洋地质碳封存工程技术中心——青岛市海洋地质碳封存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我国首个海洋地质碳封存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地质碳封存重点实验室。此次获批建设的创新平台是我国首个省部级海洋地质碳封存科技创新平台,对全面提升我国在国内外海洋地质碳封存领域的影响力、更好支撑服务国家和沿海省市“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地质碳封存是将工业碳排放源或油气开发过程中捕集的二氧化碳,以超临界态注入到海底咸水层、废弃或开发中油气藏等地质体中,实现与大气长期隔离的过程。这一技术是沿海地区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创新建立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评价关键技术体系,首次系统优选了我国近海重点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有利区带和重点目标区,为发展海域地质碳封存理论和技术奠定了基础,为沿海省市地方政府实施海洋地质碳封存示范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陈建文介绍,目前国内建立的海洋地质碳封存平台共有3个,均位于青岛。本次获批建设的海洋地质碳封存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汇聚了全国海洋地质碳封存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该中心将以打造海洋地质碳封存示范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海洋地质碳封存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发,支撑海洋地质碳封存工程的落地应用,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沿海地区实现碳中和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海洋地质碳封存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的揭牌,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地质碳封存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