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温州海经区这家海上风电总部基地,工人们正忙着调试组装即将发往老挝、智利的数十台大型风机设备。不久前,企业成功研发首台漂浮式风电机组,在新赛道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方龙:应用了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和零下20度的低温环境,适用于复杂海况。

海上风电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这家企业的新设备还没面世,今年,已吸引泵阀、电气设备等制造领域的10多家企业落户温州。

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吉庆:未来我们打造深远海的风电全产业链布局,来促进我们制造业本地配套率能达到80%以上,每年带动供应链关联的企业本地的产值不低于60亿元。

看中了海上风电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温州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了“链长制”,市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制定了平台、项目等十张招引清单。目前,已招引金风、运达、远景等多家风电链主企业落地,以及中天科技海缆等一批核心配套企业入驻。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兰建平:产业的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对整个海洋经济、陆海统筹、未来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来讲,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更好的产业集群。

随着风电产业链不断完善,温州“近水楼台先得月”,加快推进建设海上风电项目。在苍南6号海上风电项目现场,陆上集控中心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竣工投运后,年上网电量达7.6亿千瓦时。
目前,温州全市已布局海上风电项目17个,规划总容量超2000万千瓦,占全省50%以上。此外,温州还在加速建设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汇聚风电整机、海缆、铸件等上下游供应链,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当地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