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一款产品,更像是一位即将远航的“深海先锋”。它的登场,宣告在3000米以上长期被欧美巨头把持的深海高端装备赛场,中国亮出了自己的“王炸”。
「可悬浮」设计,重新定义海底作业形态
“是时候,让海底作业换个姿势了。”发布会现场,首席力学工程师窦义哲博士如此诠释“凤凰座600”的设计哲学。
与之前履带式机器人“爬行”海底的模式不同,“凤凰座600”采用了可悬浮式(ROV式)设计。这相当于从“越野车”升级为“水下飞行器”,使其在3000米的深海环境中,能灵活“飞行”,精准悬停,从容应对复杂地形,实现“指哪打哪”的精准埋设。
智能,是它的另一重灵魂
如果说悬浮设计是它的“身体”,那么AI则是它的“大脑”。
“我们不想只造一个铁疙瘩,我们要造一个会思考的深海伙伴。” 发布会上重点强调了其深度融合AI的智能辅助操控系统。这套系统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水下老司机”,能够自主锁定光缆,进行路径规划、智能避障和作业参数优化,大幅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依赖,将作业精度和效率提升至全新高度。
首秀即出海,实力无需多言
“凤凰座600”的首次亮相,并非停留在PPT阶段,而是身负一份沉甸甸的国际订单——它将交付给全球顶尖的海底光缆建设商,隶属于阿联酋电信集团。
这场胜利被内部视为“硬仗硬打”。在竞标中,深海智人面对的是来自英国、荷兰等国的老牌强者。最终,凭借100%自研的核心技术、高度集成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大湾区强大的供应链韧性,“凤凰座600”成功说服了最挑剔的客户。这已是该客户向深海智人采购的第二台设备,并且接下来计划下更多订单,这份“回头客”的信任,胜过千言万语。
一张来自深海的「中国名片」
从立志成为“中国深海闪耀名片”,到真正将产品送入国际主流市场,深海智人用了两年。其背后,是除个别标准件外,全链路自研的核心技术底气,以及对国际标准体系的深刻理解与无缝对接能力。
这一幕似曾相识——正如中国新能源汽车、LNG造船等高端制造业的崛起路径,“凤凰座600”的出海,预示着中国深海机器人产业已驶入爆发前夜,即将在全球市场开启“中国时间”。
“凤凰”已至,深蓝可期。这艘从南沙启航的“深海智造新物种”,正驶向的不仅是广阔的海洋,更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