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烟台海洋牧场示范区达20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023-02-22 10:04     来源:水母网     海洋牧场示范区 海洋牧场
日前,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第八批)公布,全国共16处海洋牧场获批,烟台2处上榜,分别是烟台养马岛东部海域孔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烟台养马岛海域银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至此,全市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20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市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40万亩,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和海洋牧场总面积均居全国前列。

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培植海藻床……海洋牧场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市持续在海洋牧场区构建和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避敌场所,每年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据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调查评估,我市部分海洋牧场投礁区基础生产力提升63%,生物量增长5.6倍。全市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达到99%,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

科技赋能,持续推动海洋牧场建设提档升级:烟台在全国率先建造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和深远海智能网箱,已建成大型深远海养殖设施23座。“经海”系列深远海智能网箱单个网箱养殖水体达到7万立方米以上,2年可养殖鱼类1000吨。创新“陆海接力”兼容模式,大力发展陆基工厂化循环水与深水网箱融合养殖,实现了斑石鲷等名贵品种“南鱼北育、南鱼北养”。依托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管理平台及“九仙云”海洋牧场实时监测平台,实现自动投饵、成鱼回收等多项功能, 单个网箱日常管理仅需3至4名员工,为海洋牧场精准科学养殖提供信息化支撑。在全国首创海洋牧场平台确权新路径,赋予海洋牧场平台合法身份。

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渔户”的方式,有效整合流转海域16万亩,带动渔民共同致富;经海渔业有限公司与周边养殖渔户签订幼鱼供应合同,开展接力养殖,形成“大渔带小渔”共赢模式…… 我市发挥海洋牧场示范带动作用,建立“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合作共赢的新型发展模式,实现了渔民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提升、海域生态与产出效益同步改善的多赢效果。截至目前,全市渔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00家,辐射带动渔民32万多户。2022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185万吨,渔民人均收入达到3.7万元,近5年年均增长8%。

“下一步,我市将推进实施《烟台市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项目三年行动方案》,强化苗种供应、装备制造、数字智能、加工流通、金融服务、人才智力、产业融合、品牌培育八大支撑,推进海洋牧场向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力争到2024年,在长岛、千里岩岛周边,未来辐射莱州湾、四十里湾等海域,投产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设施50个、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争创全国深远海智能养殖示范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总数达到50处,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海洋牧场示范之城。

推荐阅读

青岛完成投资23亿元,在建27处海洋牧场中21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以海为田,建设海洋牧场,构筑“蓝色粮仓”,是我国几代海洋科学家的构思和梦想。进入21世纪,在政府、院所、企业等多方推动和实践下,这一梦想最终照进现实。 2023-02-20

2023广东海洋牧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湛江举行

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42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二,海岸线长4084.48公里,居全国首位。2021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9941亿元,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如何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2023-02-06

“多能互补”打造“海上风电能源圈”

“十四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 “着眼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保持海洋经济主要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持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近日表示。 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的日益扩大,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风储系统联合运与风电制氢等新型产业模式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多位业内人士建议,聚焦“多能互补”,尝试“海上风电+” 2022-05-08

海洋应用在军工领域的新闻与资讯

海洋应用在军工领域的新闻与资讯 2023-02-1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