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近观中国:国外观察员亲身体验中国首座海上“智能油田”

2023-04-10 10:47     来源:凤凰卫视     秦皇岛32-6油田 海上油气田海上油气平台岸电

秦皇岛32-6油田,是中国第一个智能油田,目前已经投产一年多,成果显著。

作为一座拥有20余年历史的老油田,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从而解决传统油田产油效率低,开采难度加大,成本较高,投入与产出失衡的问题?

国外观察员安泽:我来自拉脱维亚。这次,我从唐山的京唐港出发,坐船拜访中国首座智能化油田。我曾经去过克拉玛依,看过最传统的采油的方式,但对于海上采油,却从来没有了解过,所以格外的期待!

安泽:它看起来真的太神奇,太大了!对于这座海上油田安泽感到非常惊叹。

上到中心平台需要乘坐吊笼,它不像安稳的电梯,没有封闭式的防护,只能双手合抱护网,站在仅容两脚安放的橡皮圈上。最高处有60多米,非常的震撼,堪称恐高者的噩梦!

海上石油平台的智能化体现在哪里?

秦皇岛32-6油田已经投产20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油田。于2020年启动智能化项目建设,正式开始迈向智能化升级。

任宏伟是在2021年初经抽调加入智能油田项目组的工程师。

安泽:我手上这个不断震动,提示危险的东西,正是由任宏伟参与研发的智能手环,它能让控制中心对海上人员的位置,状况实时监测,方便集中管理,保障人员安全。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摩擦与冲突。任宏伟曾因为系统的一次误报与合作开发商展开激烈讨论。

任宏伟:当时测试过程中,系统中忽然少了个人。我们发现是系统误报。海油史上确实发生过人员坠海或失踪事件,但合作伙伴不理解,后来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在海上油田,有很多智能设备,比如酷似手机的“防爆智能终端”,搭载AI识别算法的智能检测机器人等。任宏伟带领团队,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无数次测试,为这座庞大的作业平台装上了智慧“大脑”。

这些设备在使工作更准确高效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为工人们提供了方便,并保障人员安全。

安泽:我很好奇,长期在海上作业,和陆上作业有什么区别?

任宏伟:每次来到海上,至少需要待满28天才能换岗回到陆地,而海上一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七点到晚七点,部分人员通宵值班也是常事。

这样较为封闭的工作环境,促进了海油工人们的友好团结。他们把同事当做家人,一起工作,吃饭,娱乐,交流经验。这就像第二个家一样,半年在陆地的家,半年在海上的家。

 

“岸电入海”为何对海上油田如此重要?

 

过去,渤海油田一直以开采出的油气为原料发电,实现海上用电自给自足。然而,与陆地发电设备相比,海上发电机组容量小、发电效率低,还易污染环境。

“岸电入海”项目投入使用后,海上智能油田的用能方式就实现了深刻变革。

岸电项目现场首席负责人宋琦

岸电平台有两个4000吨组块,用6台履带吊在青岛组装,通过浮拖船运到海上,再由大型船吊,吊到导管架上固定。作为岸电项目的现场负责人,宋琦不仅要时刻紧盯工程的推进,还要负责现场的人员和设备安全问题。当时岸电设备需要在海上拆卸脚手架,每天拆架子之前,宋琦都要把踏板反复打扫三遍,而且不敢拿笤帚往下扫,怕砸坏机械,只能人为去捡。

岸电也为海上油田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支持。以前,海上工人只能通过卫星电话与家人联络,且一次只有10分钟,通常需要排很长的队。现在可以随时用微信视频和家人联络。

宋琦:以前我们海上的通讯都是通过微波,甚至是卫星来传输,它的带宽是有限制的。现在通过海底电缆,将原来的几兆的带宽变成了万兆级的带宽。因为智能油田需要大量的数据通讯,海底电缆提供的万兆级带宽,为智能化油田打造了一条信息的高速公路。

夜幕降临后,仍有许多工人坚守在岗位上,夜班同样是海上油田重要的一环。

秦皇岛32-6油田作业队长李修桂:最辛苦的就是在恶劣的天气下作业,零下30度寒风真的是像刀一样刮在脸上。

安泽:在那个时候有没有想过:算了,这个好像不适合我。

李修桂:也有感到迷茫的时候,但只是一闪而过,现在来看,整个区块慢慢的在扩大,为国家奉献能源,作为一个石油人真的很自豪。

安泽:本次探访秦皇岛32-6智能海上油田,我先是被它的庞大和壮观所震撼。随着深入内部,我才明白——原来在这“钢铁巨物”的内部,是人工智能作为心脏支持着它的运转。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个个真实质朴的海油人,他们的心态和精神感染了我。对于“油田智能化”,他们也只是一支临时组建的队伍,从零开始。我想,这就是“石油精神”中,忘我拼搏,知难而上的体现吧。

推荐阅读

Aker BP在挪威近海北海发现石油

Scarabeo 8-来源:Saipem挪威石油局周四表示,挪威石油公司Aker BP在挪威北海近海发现了石油。Aker BP使用Scarabeo 8型半潜式钻机钻探25/4-15号野猫井。根据挪威石油局的数据,发现的可采石油量在50万至80万标准立方米之间。该井在北海的Vilje油田以西约5公里处钻井,在Stavanger以西215公里处钻井。它被钻探到海平面以下2375米的垂直深度,并在古新世终止于海姆达尔组。水深119米。这口井现已被永久封堵并废弃。持牌人将与附近的其他发现一... 2023-04-13

亚洲第三高导管架于南海东部海域成功下水就位

4月12日凌晨,由中国海油与韩国SK集团联合建造的陆丰12-3深水导管架在南海东部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准就位,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取得新突破,开创了我国海洋工程领域国际合作新的里程碑。陆丰12-3深水导管架总高度达265米,相当于90层居民楼高度,是目前亚洲第三高的深水导管架,仅次于目前在建的流花11-1平台深水导管架和2022年投用的海基一号平台深水导管架。下水作业地点距离深圳东南260多公里,水深约240米,是我... 2023-04-13

我国第二座海上移动式自安装井口平台——“海洋石油165”启航

4月7日,中集来福士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165”号自安装井口平台项目启航仪式在龙口基地举行。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船级社、中集来福士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仪式。 2023-04-12

全球最大的超深水巴西Buzios油田简介

Buzios油田位于Santos盆地的中间部分,如下图所示,位于圣保罗市与里约热内卢市的南面,距离里约热内卢市海岸约180公里,位于海面以下1700米至2100米的超深水区。 2023-04-11

世界首个具备远程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建成

4月10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完成远程遥控生产改造与调试工作,成为世界首个具备远程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向全面建成超深水智能气田迈出关键一步。 2023-04-1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