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在厦门组织召开第一届“海上风电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专委会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海纳百川,风驱未来”。
研究总院董事长、总经理米立军应邀在大会首日主论坛作了题为“深远海风电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的专题报告,对我国海洋能源工程技术发展现状、深水油气工程技术与深远海风电技术融合发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针对深远海漂浮式风电特别是我国现阶段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挑战、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
报告指出,通过40余年的技术攻关,我国已经掌握世界先进的300m水深级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体系、初步建成1500m水深级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体系。过程中,中国海油始终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海洋强国建设为己任,助力搭建深水油气工程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成功建立深水油气装备体系、深水工程技术体系、深水工程配套技术体系,取得了半潜式储卸油平台等深水工程标志性成果。在新的发展阶段,上述成果将有力支撑中国海油开展海上风电与海上油气协同开发示范、探索海上制氢。国内漂浮式风电装备总体设计挑战大、经济性要求高,亟需探索新型风电开发模式及颠覆性新技术,推进深远海漂浮式风电迈向平价商业化。为此,中国海油将针对面向工程的一体化耦合设计等技术难题,瞄准商业化的轻量级半潜漂浮式船型等研究方向,以原创技术支撑漂浮式风电技术高端产业链建设,为国家输送深远海平价清洁电力,践行国家”双碳”战略。
专题报告立意深刻,反响热烈,获得参会专家充分认可。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有效增进了中国海油与国内海上风电工业界的互相了解,为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自政府、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员单位、国内外领域高校、研究院及相关媒体人员共同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