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海缆敷设船“德京***”轮平稳靠泊东山城垵作业区太阳海缆码头,标志着福建省首个海缆运输专用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首批海底电缆产品正式启动装船交付。
此次启运的首批海底电缆包括66kV 3×95平方毫米、3×185平方毫米以及3×500平方毫米三种规格的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总长度达到20.94公里,将运往莆田用于平海湾海上风电场项。
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目前唯一的海缆研发制造企业,是本省海上风电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其新建的5000吨级通用泊位是海缆产品装船的唯一平台通道,是福建省内首个海缆运输专用码头。漳州海事局立足专业优势,主动靠前服务,为太阳海缆码头建成使用保驾护航。
强化前期规划对接
筑牢安全建设基础
自项目启动以来,漳州海事局主动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接,结合东山港区通航环境特点,指导开展通航安全评估,提出码头水域通航秩序维护、施工船舶安全管理等建议20余条。针对施工期间船舶进出港、作业区划定等关键环节,制定专项监管方案,明确禁航区设置、通航警戒等要求,组织施工单位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演练7次,确保建设环节合规有序。
动态监管保障施工
化解现场安全风险
施工期间,依托海事综合指挥室,通过电子巡航、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对作业水域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累计开展电子巡航120余次、现场巡查45次。针对台风、强对流等恶劣天气,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督促施工单位暂停作业、撤离船舶,年均启动防台应急响应6次,保障施工船舶零事故。
优化服务助力首靠
提升港口作业效率
首靠前期,组织业务骨干对接船方、码头运营单位,指导办理船舶进出港手续,核查船舶证书、船员资质等材料,确保符合靠泊要求。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协调引航机构制定最优靠泊方案,安排执法人员现场值守,全程保障接缆仪式期间船舶系泊、作业安全,助力首靠任务圆满完成。
下一步,漳州海事局将进一步提高现场监管与服务效率,以更高水平安全护航辖区重点水工项目顺利推进,切实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