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船舶新闻

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叶聪:加快发展深海采矿装备,助力国家战略资源自主可控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深海空间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更加重视,深海矿产开发装备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所副所长叶聪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深海矿产开发面临资源依存度高、国际竞争激烈、尚未掌握开采核心装备技术等问题。为此,他建议政府部门、企业加强对我国深海采矿领域的重视,加快发展深海采矿装备,助力国家战略资源自主可控。 2023-03-06

迈贝特携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所开展海上光伏研究合作

2月27日上午,“海上光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证”合作签约仪式暨项目启动会在迈贝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隆重举行。迈贝特将携手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五研究所,在厦门海洋环境试验站大离浦屿海上试验区进行实海暴露实验,建立近海漂浮式光伏的应用示范项目,为我国海洋新能源产业工程化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023-03-01

中国铁建港航局1600吨海上风电安装船签订建造合同

2月28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的1600吨风电安装船在山东烟台签订建造合同,该船为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斥资打造,烟台中集来福士公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该船建成后将有效升级海上风电施工方式,极大提高海上作业效率,对促进海上风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助力国家“3060”目标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2023-03-01

第六届深海能源大会暨首届国际深海科技展览会定于海口举办

在海南省政府、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等单位的支持下,深海能源大会历经五届,一年一个台阶,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深海能源领域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力较广的品牌盛会。 2023-02-26

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H260-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研制成功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牵头,中船海装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H260-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省东营经济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研制成功,中船海装突破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引领全球海上风电领域达到新的里程碑,对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加快实现“30·60”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2023-02-02

七〇四所兆瓦级海洋温差能发电设计方案获CCS颁发AIP认证

海洋温差能(OTEC)通过海底1000米海深、4℃左右的冷水和海洋表面25℃左右的温水之间进行温差换热的原理产生循环介质蒸气,推动涡轮透平转动实现发电。我国近岸海洋能资源潜在量约为6.97×108 kW,60%以上分布在南海;其中温差能技术可开发量占比高达34%,具有稳定、全时段、可再生等优点。 2022-12-02

国内功率最大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将并网发电

6月23日,记者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以下简称702所)获悉,由该所承担相关设计任务的国内功率最大(6.2MW)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已在广东湛江罗斗沙海域顺利完成安装,将于近期开始并网发电。 2022-06-30

中国海装“扶摇号”浮式风电装备成功拖航

5月29日,迎着清晨的朝阳,伴着徐徐的海风和悠扬的鸣笛声,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牵头研制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从广东茂名广港码头正式起航,朝着目的地广东徐闻罗斗沙海域进发。这是“扶摇号”继机组、浮体下线后,再次取得的里程碑式成果,引领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2-06-06

全国政协委员董强围绕海上CCUS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等提出建议

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董强聚焦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发展领域,围绕海上CCUS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等提出相关建议。他认为大力推动海上CCUS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势在必行。 2022-03-16

马玉璞建议,切实采取措施加快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七二五所科技委主任马玉璞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装备,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船舶和海工及其他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