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新闻
2022年6月28日北京 /美通社/ -- 壳牌与中国海油、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埃克森美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合作寻求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大亚湾区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研究项目的机会。
四方拟共同建设中国首个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其储存规模可高达1,000万吨/年。建成后,该项目将帮助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期满足该地区企业的减碳需求。
2022-06-29
近日,文昌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浮体在中国海油海油工程青岛建造场地正式开工建造,标志着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及示范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2022-05-29
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日前,我国首条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璇玑”系统智能化生产线在广东佛山市建成投产,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璇玑”系统正式迈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2022-05-12
记者5月3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参与建设并拥有权益的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梅罗(Mero)一期在巴西顺利投产。该油田项目是中巴两国深入合作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海外油气上产的重要增长点。
2022-05-04
根据巴西国家石油公司5月2日发布的消息,由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主导,中国石油巴西公司参与的里贝拉项目梅罗油田第一生产单元Guanabara号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已于4月30日成功投产,标志着该油田进入快速上产新阶段,成为中国石油巴西深海油气合作区建设重要里程碑。
2022-05-04
海平面以下300米,光无法抵达的黑暗区域。这里,是潜水员在水下施工的极限:水压过大、环境复杂危险,仅凭人力已无法完成作业。
这里,是ROV(水下机器人)的“主场”:它以推进器为“脚”,摄像头为“眼”,机械臂为“手”,搭载各种工具,代替潜水员潜入水下,完成高强度、大负荷的各类工作,被广泛应用在海洋石油、海洋科考、海上救助等领域。
它们的操控者——ROV领航员,由于培养难度大、人才稀缺,被称为“深海宇航员”。中国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OV总监韩超便是其中之一。
2022-05-02
中国海油4月23日发布消息,中国首个海上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中国海油旅大5-2北油田投产,此次“稠油热采”开发模式的成功应用,将助力渤海湾盆地上亿稠油资源的开发。
旅大5-2北油田位于我国渤海辽东湾海域,为超稠油,平均水深约32米。稠油是一种密度大、黏度高、流动性差且容易凝固的原油。旅大5-2北油田的地层原油黏度是渤海已开发最稠原油的20倍以上,常温下接近固体形态,开采难度极大。
2022-04-24
新能源分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开展海陆风光发电、加大CCUS科技攻关、探索培育氢能等。汪东进在致辞中表示,新能源分公司要进一步突出海洋优势,注重融合协同,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风光,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业务,加强CCUS技术研发,探索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努力实现中国海油“十四五”末新能源新产业收入占比达到10%的目标。
2022-04-15
4月1日,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获悉,拥有亚洲最大海上四星连珠平台的锦州25-1南油气田自2009年投产以来,累产油气已超过2000万吨,累计向环渤海沿岸地区输送天然气绿色清洁能源近40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我国北方保供与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据介绍,锦州25-1南油气田位于渤海辽东湾中部,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海上原油与天然气管网调控枢纽。其主体平台由两座中心集输处理平台和两座井口生产平台通过栈桥连接组成,共有26...
2022-04-01
据了解,我国南海油气资源极其丰富,但70%蕴藏在深海,勘探开发难度极大。支撑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除了技术突破,高效的后勤保障支持也是关键。为进一步满足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生产需求,支撑深水钻完井、生产作业顺利开展,中国海油从2010年开始经营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的马村港,逐步建起仓库、泊位、堆场、油罐等多种设施,并于2021年2月在港区3号库建设具备全自动化作业能力的大型立体智能仓库,打造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系统。
2022-03-30